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感受溫暖
2010年08月26日 來源: 重慶日報
8月8日,江津區李市小學老師袁國梁又來到了“女兒”吳小嬌家中,接她到自己家去玩。自從兩年前成為小嬌的“代理家長”后,他隔三岔五就要帶她參加社會實踐。據了解,在江津,像袁國梁這樣的“臨時爸媽”還有9000余名,正是他們無私的愛,彌補了眾多留守兒童的“情感空洞”。
吳小嬌今年10歲,馬上就要讀五年級了。她告訴記者,自打記事起,只有過年時才能見著父母,“平時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被管得很死,生活少了很多樂趣。”
2008年時,情況有了變化———袁國梁老師成為了她的“代理家長”。“每到節假日,老師就會接我到家中住幾天,每次生日還給我送蛋糕,我與老師的女兒還成了好朋友……”
據了解,李市小學留守兒童達692人,占在校生人數的43%。面對日益龐大的“留守大軍”,該校84名老師以及鎮里的老黨員、老干部總共115人,成為孩子們的第一批“代理家長”。
“代理家長”不僅沒有補貼,反倒要自己貼錢,為孩子購買學習生活用品,并通過不斷的溝通,給孩子家一般的溫暖。李市小學校長張剛認為:“留守兒童需要的是長期的關心。假如只是定期地看望、慰問一下孩子,走不進孩子心里,就起不到教育、管理作用。”
不僅是李市小學,整個江津區正通過全面推廣“代理家長制”,讓孩子們每周,甚至每天都能見到“父母”。截至目前,該區106所小學、58所中學的9000余名教職員工全都成為了孩子們的“代理家長”,已結成幫扶對子5000余對,家訪68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