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協委員獻計“三農”
2011-05-06 來源: 人民政協報
本報訊 吉林作為農業大省,如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一直是委員們關心的熱點話題。近日,多名省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調研,獻計“三農”問題,提出了完善合作社運行機制,加大農技推廣力度,推進農超對接等建議。
“目前,吉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從總體上看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內部管理不規范、創新能力薄弱、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省政協委員孫長占建議,加強政府的服務職能,為農民合作社創建提供資金、市場、技術和人才信息服務的交流平臺,積極引導建立規范的合作社和金融機構對農民合作社進行投資;進一步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運行機制,完善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分配機制以及財務管理。
針對農業技術推廣現狀,省政協委員愛新覺羅·恒紹認為,可根據農事季節的特點采取辦培訓班與現場示范相結合的辦法,提高農民運用農技進行自我服務的能力。他建議,把農技推廣工作與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生態農業,建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體系結合起來;農技部門應充分利用隊伍人才多、分布廣、信息靈的優勢,將產前的項目篩選,產中的技術指導和產后的銷售服務作為全程配套服務范圍。
“如何有效利用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農產品與城市超市對接、生產生活資料同萬村千鄉農家店對接,這是當前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程德龍委員建議,提升商務信息服務綜合能力,完善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體系;在城市超市建立本省農超對接專柜;出臺農超對接管理政策,鼓勵超市優先同農村專業社、專業村、專業鄉生產的特色產品對接;組織超市同農民、專業戶、專業村、專業鄉簽訂購銷合同,約定對接期限、供應銷售數量、雙方權利義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