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衰落,農村成“386199部隊”居住地
江蘇天一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中國鄉村的衰落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傳統意味的故鄉漸行漸遠。今日之農村是“386199部隊”的居住地:“38”以“三八”節代指留守婦女,“61”以“六一”節代指留守兒童,“99”以九九重陽節代指農村老人。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怪象,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時代命題!
4月16日,濟南一個叫韓進的普通菜農,面對遍地賣不出去的蔬菜,選擇上吊自殺。“菜賤傷農”的話題為舉國關注,與此同時,城里人感受到的卻不是菜價的暴跌而是逐步走高。“菜賤傷農”與“菜貴傷民”同時并存。一棵白菜從田頭到了消費者手里時,菜價已是原始菜價的十倍甚至幾十倍。
不難看出,首先,昂貴的物流成本太高了菜價。在物流成本中,過路費又占到其中的30%-40%。于是,出現河南運沙車天價過路費的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另一個是油價,油價由壟斷國企俗稱“三桶油”控制,油價的上調給了運輸環節巨大的壓力。其次,蔬菜批發商和零售商所要繳納的攤位費不斷上漲,也在強力推高菜價。蔬菜批發商不但要向批發市場交納租攤費,還要交“進門費”——凡是要進入批發市場的菜,就得按斤兩另行交一筆費用。這種“坐地收費”的方式也屬壟斷性質——城管驅趕菜販除了維護城市美觀和道路秩序外,還有就是維護官辦菜市場的利益,保證相關部門能收到攤位費和進場費,以便大家都從中分一杯羹。
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怪圈,田頭上的“菜賤傷農”到餐桌上的“菜貴傷民”并存。弄菜、物流商、批發商、零售商都賠錢或掙不到錢。一棵白菜的傷心旅程,可以小見大,說明中國生產鏈條如何被利益集團扭曲,如何嚴重影響到百姓的利益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活力。
生產關系為生產力服務,當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時改變就不可避免。這是我們中學政治課常講的一個道理。韓進們以自殺的方式提醒我們注意,中小企業們以關門或出逃提醒我們注意,中國的經濟問題早已非經濟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和利益問題。這就是一顆傷心的白菜提出給時代的政治命題:改,便活;不改,便死。
除了大環境需要變革,需要一系列全社會的重新談判外(此過程必將極為艱難,必將引起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彈,必然有賴于執政者的勇氣和智慧),關于農業生產的制度創新也應提上議程。韓進舍棄古稀的雙親、年幼的雙女和妻子而自殺,是一連串的生產失敗所致,卷心菜只是壓倒這個39歲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9年,成都提出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村級公共服務及社會管理改革的“四大基礎工程”。這一“田園化”革命應可借鑒。
特別是其中的農村產權改革工程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生產要素的資本化,具體講,就是推廣“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的模式。公司比農戶個體更有實力,更掌握市場動向,也更具市場談判地位,可避免韓進現象的發生。原來農民勤勞耕耘土地產出也不過千元,而城市資本的介入可以使安龍村的耕地平均畝產值達到萬元甚至10萬元人民幣。越來越多的農民將承包地流轉給公司或合作社,自己則進城打工或在自家的土地上為別人打工。
中國鄉村的衰落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傳統意味的故鄉漸行漸遠。中國農民、農村、農業正處于圖海納所謂被甩到現代化馬拉松后面的危險。要解決農民不被甩在現代化進程之外的命題,除了把持關鍵環節的利益集團讓利,更需要一場宏大的制度創新,讓中國的鄉村有活力也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