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無錫農民之家填城鄉服務落差
2011-06-28

無錫農民之家填城鄉服務落差 
 

2011年06月28日 10:58:06  來源: 新華報業網  

 
    買東西,到“農民之家”;看病就醫,到“農民之家”;看書健身娛樂,還是去“農民之家”——在無錫農村,一個名為“農民之家”的機構受到了農民的歡迎。它的前身,就是計劃經濟年代的基層供銷社。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失去“統購統銷”優勢的供銷社主動“轉型”。撤掉柜臺,敞開大門,一個個供銷社“升級”,轉身為現代化的為農服務社,變為農民日常生產生活的好伙伴、好幫手。

    供銷社升級,讓農民辦事“不出村”

    錫山區羊尖鎮南村地處偏僻。緊挨著村委會辦公室,一幢兩層小樓粉刷一新,掛著的“‘錫供52號’為農服務社”牌子,格外醒目。村主任陶興元介紹,由供銷社牽頭,村里投資100多萬元建了這個400平方米的為農服務社,“錫供52號”就是“無錫市供銷系統第52家分社”。

    “有了它,農民日常生活可以做到‘五不出村’——日常購物不出村,購買農資不出村,咨詢農技、修理農具不出村,小病治療不出村,文化娛樂不出村。”陶興元說。

    在3400多南村人看來,“農民之家”的強大功能源于高配置——為農服務社,既有農資超市、生活超市這樣的“規定配置”,又有農家書屋、活動室、衛生站、警務室、健身室等“自選配置”,去年由無錫市供銷總社評為最高的“三星級”服務社,還拿到了10萬元補貼。

    像南村這樣的為農服務社,截至目前,無錫已建成713家,覆蓋了所有涉農行政村,“三星級”和標準更高的社區服務中心的數量達370家,占總數的51.8%。

    “無錫這種現代供銷社的生命力,就在于‘為農服務’。”無錫市供銷總社辦公室主任王鎮介紹說,市場經濟下,供銷社系統再也沒有一項壟斷的專營業務,轉型是必然選擇。2005年起,無錫開始創建為農服務社,由市供銷社牽頭,采用村社聯辦或新辦的方式,在全市鄉鎮展開布局。新機構保留了幫助農民解決“買難”、“賣難”的原有功能,又提供文化娛樂,農機、農具維修等綜合服務,搭建起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的全新載體。

    共解邊緣化,在為農服務中雙贏

    6月14日下午,75歲的村民張阿婆身體有點發燒,來到羊尖鎮“農民之家”的衛生服務站。門診、劃卡、取藥,一套流程下來,只花了十多分鐘。值班醫生計靜元告訴記者,小小衛生站“五臟俱全”,診療室、輸液室、藥房、計生服務室一應俱全,還實行了基本藥物制度與村民劃卡報銷一站式服務。

    “打破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城鄉二元結構’,改變了農村公共服務‘邊緣化’狀況,使農民真正享受到了公共服務。”羊尖鎮供銷社主任沈建中這樣評價為農服務社。

    對農民來說,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而改變。每天下午,服務社的活動室熱鬧得很,有的看書,有的打牌,有的跳舞。73歲的王阿泉是這里的???,他和老友每天相約在活動室,喝茶聊天,時間過得很快。村里的婦女也不再圍著灶臺轉,成立了一支幾十人的舞蹈隊,常在活動室排練,有時還外出演出。

    在供銷系統人士看來,遍布各地的為農服務社,給基層供銷社擺脫“邊緣化”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南村為農服務社的農資超市,記者巧遇前來購買化肥的村民華錫平。“馬上要栽種水稻了,我來這里買500斤復合肥。”華錫平說,以前他買化肥農藥都要跑到鎮上,“現在農資超市開在家門口,不但方便,而且掛的是供銷社的牌子,感覺放心。”

    依托為農服務社,無錫重新整合了城、鎮、村三級供銷網絡,通過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連鎖配送經營方式,壯大自身實力。據統計,2010年全市供銷系統實現農資銷售額14.18億元,比2005年增長70倍;實現農副產品收購額77億元,比2005年增長77倍;實現連鎖銷售額38.8億元;累計投入為農服務資金5400多萬元。

    “新型為農服務社的出現,不僅搭建了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的載體,也給供銷社系統轉變機制、重組商品流通網絡提供了機會。”無錫市農委同志如是評價。

    填平“落差”,公共服務水平還要“再上層樓”

    “農民之家”在無錫實現了全覆蓋,而對照城鄉一體化進程、新農村建設要求,對照日益提高的農民生活水平,仍有諸多臺階要登攀。

    “為農服務社花去了我們村三年的收入。”陶興元說,南村為農服務社建設投資花了100多萬元,但南村屬于經濟薄弱村,村級收入一年才40多萬元,雖說供銷社補貼了10萬元,其余資金還是讓南村倍感壓力。

    在基層看來,政府應在為農服務社的“硬件”建設中起主導作用,否則將導致“農民之家”的貧富不均?,F實情況是,為農服務社面廣量大,供銷社資金有限,只能每家補貼5至10萬元,其余資金要靠各村自行籌集。這樣一來,財大氣粗的村紛紛建起了設施豪華的村級服務中心,而村級經濟較為薄弱的村則“相形見絀”。而在發達國家,政府是農村公共服務投資的主體,不同發展水平的區域公共服務也要一體化,填平“落差”。

    為農服務社還應改變重“硬”輕“軟”的狀況。記者走訪幾家為農服務社看到,窗明幾凈的圖書館基本沒人看書,書架上落了一層灰,而活動室成了“麻將館”,嶄新的健身器材農民也不知如何操弄。

    “當下農村公共服務,還存在重顯性投資輕隱性投資、重視見效快的服務,而輕視見效慢的服務等不足之處。”無錫市委黨校教授蔣佳林指出,此前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大多是由政府及村組織自上而下地進行決策,忽視了農民的實際需求與偏好,且帶有很強的指令性,“應當多聽取農民意見,重視農民技能培訓、醫療衛生服務等關乎民生的‘軟’服務,把‘服務菜單’交給農民,才能更好更快地完善與發展。” (浦敏琦 王世停)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