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調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式,分別選取了望京社區、大興工廠、蓮花池長途汽車站三個點,分別針對社區流動人群,工廠內工人和不定向流動打工群體。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94份,問卷回收率98.8%。
一、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性別男、女比例約為2:1,男性較多;調查對象以年輕人為主,21-30歲的約占50%;被訪者文化程度偏低,近四分之三的被訪者學歷在高中及高中以下;來京時間分布較為平均,來京1年以下的約占15%,1-3年的約占30%,3-5年的約占22%,5年以上的較多,約占33%,說明北京外來打工群體流動性較強。

圖一:文化程度分布圖

圖二:來京時間分析圖
圖三:行業分布圖
采訪對象集中在服務業和制造業,這與采訪選擇的地點相關,因此這份調查更能體現服務業和制造業內打工者的生存情況。
二、 收入情況分析

圖四:個人月平均收入情況
被訪打工者收入情況偏低, 2000元以下的收入群體占據五成,其中大部分人的收入是1000-2000元,占全體被訪者的44.33%;另外分析得出,打工者月平均結余有限,每月結余1000元以下的占據65.5%,而其中一半以上打工者的月結余不到500元。
三、月支出情況
調查顯示,被訪者個人月平均支出為500-1000元的居多,站總數的三分之一;同時四分之一被調查者月平均支出在2000元以上;同時近70%的調查者房租低于500元,300元以下房租的居多,可以側面表明大多數調查者住房條件艱苦。
46.23%的被調查者每月吃飯花費200-400元,由于物價等各方面原因,較少的打工者能夠用200元維持每月伙食。
在住房,吃飯支出之外,67.27%的打工者需要其他方面的支出,并且其他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居多,占總數的63.50%。
由于調查者的年齡構成,被訪者中沒有孩子的比例略大,因此53.74%的被訪者不需要考慮孩子的支出;另外近60%的被調查者需要往老家寄錢,每月需向老家寄錢500-1000元和1000-2000元的各占約43%。
四、結余情況
大多數打工者月均結余不足1000元,有近34%的打工者月結余不到500元。被訪者認為有物價上漲而工資不漲壓力的比例高達70.88%。
五、收入變化情況分析
50%以上的打工者能感受到來北京收入有所上漲;另外有近20%的被訪者認為來北京的這些年收入有所下降。
六、未來打算
雖然大多數人感覺到物價壓力,但還是有59.31%的被調查者不愿意離開北京。

圖五
如果離開北京,更多人打算到其他城市就業,占總數的34.91%;其次是回鄉就業,占總數31.66%。其中15.09%的被調查者如果離開北京,打算回鄉自主創業。
七、在老家工作狀況分析
如果留在老家,近50%的打工者會選擇個體經營,其次有進27%的會選擇在家鄉打工;而且如果留在老家,40%以上打工者認為其月收入能達到1000-2000元,另外近40%打工者認為其月收入可達2000元以上;另據調查顯示,多數人認為老家月平均工資達到4000元及以上,才會考慮回老家,其所占比例為42.15%。

圖六
綜述,多于50%的被調查者可以感受到來比京收入的上漲,同時卻有70.88%的被調查者有物價漲的壓力,可見雖然名義工資有所上漲,可是多數人還是感覺到實際工資在下降。然而在生活各方面壓力下,仍有59.31%的被訪者不愿意離開北京,可見他們對未來在北京的生活抱有一定程度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