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留守兒童數約為“兩個北京”
2011-12-22

  中國留守兒童數約為“兩個北京”

  2011年12月22日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杰

  在四川成都郫縣富士康在建工地上,來自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歇馬鄉侯寨村的侯可明坐在兩個女兒的照片旁(12月6日攝)。侯可明今年35歲,2006年外出打工,兩個女兒和妻子留在農村老家。他說,兩個孩子和老人在家不放心,只能留下妻子在家照看,等孩子大一些妻子也會考慮外出打工。

農村留守兒童

  在四川成都市空港保稅區員工宿舍區,來自樂山市夾江縣歇馬鄉甘溪村的沈勇(右)和妻子站在女兒的照片旁(12月9日攝)。他們夫妻倆在一家電子產品工廠制作包裝材料。

農村留守兒童

  在四川成都董家壩一個機械廠,來自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歇馬鄉五四村的王真華坐在女兒和老母親的照片旁(12月2日攝)。王真華今年36歲,初中畢業后就外出打工,先后在北京、成都等多個城市從事零件制造等工作。女兒已經有一年沒有見過父親。

農村留守兒童

  在四川眉山市仁壽縣黑龍灘鎮一處建筑工地上,來自樂山市夾江縣歇馬鄉尖峰村的王建軍坐在自己女兒的照片旁(12月5日攝)。王建軍只有小學文化,在北京、內蒙古、四川等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多年,女兒在老家讀初中。他說,自己因為沒文化,只能干體力活,以后一定要供女兒上大學。

  4000萬人――“兩個北京”
  
  根據全國婦聯2005年的統計數據,全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約4000多萬人。這個數字有多大?按照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有16個省級行政單位(不包含港澳臺)人口數量低于4000萬。換句話說,留守兒童數量已經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省份的總人口,約等于兩個北京市的人口總量(北京人口約1961萬,據2010年統計數字)。近年來,留守兒童人數還在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在農民工輸出較多的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比例最高達到當地中小學學生人數的40%.
  
  “后希望工程”
  
  農村留守兒童面臨三大問題:生活、學習和心理,其中心理問題最為嚴重。留守兒童家庭普遍經濟困難,加上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營養狀況堪憂。孩子多由祖輩照料,生活上有的因老人年齡過大,疏于照管,有的則過度溺愛;學習上他們難以得到輔導,與老人代溝明顯,難以深入溝通。不少兒童心理尤其敏感,有的受到欺負,自卑、自閉傾向居多,不愿與人溝通,有的甚至走上歧途。不少孩子與父母長年分居兩地,雖然可以電話聯系,但中國人感情普遍內斂,電話溝通多數是生硬套話,一些父母兩三年才能見孩子一面,由此導致親子感情疏遠。 “希望工程”實施已有20年,“有學上”對大多數農村孩子來說,已經不是奢望。但是,隨著農村進城務工人口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學校有了,父母“沒了”;知識近了,親情遠了;收入多了,快樂少了。這是“后希望工程”時期亟待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城市,你準備好了么?”
  
  “城市化”是現代社會發展模式的趨勢。雖然我國城鎮人口已占全國人口一半(據2010年國家統計局數字),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會有更多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原因很簡單,城市里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相對高的勞動報酬。對自然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來說,進程務工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鑒于此,大量青壯年農民懷著“淘金夢”涌入城市,“農民工”逐漸扮演起“城市保姆”的角色,廣泛從事建筑、餐飲、家政、小商品制造等行業。
  
  雖然身處城市,但農民工和城市居民相比,在收入和社會福利保障方面差別很大,再加上戶籍制度的限制,大部分農民工無力供養子女在城市生活、學習,不得不選擇“一家兩地”的生活。不過,這顯然不是一種穩定的狀態。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細胞,2.3億農民工和5800萬留守少年兒童占到了我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些家庭的健康和幸福應當是全社會的責任。
  
  110年前,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一文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希望這5800萬少年兒童能享受到更多城市化帶來的便捷生活與科技文明。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