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大病醫保試點啟動
2012年02月06日
繼免費午餐之后,由鳳凰周刊記者鄧飛等推動的全新“兒童大病醫保”公益項目將于免費午餐所在的湖南、湖北、廣西當中3個縣的2萬多小學生中試點。這其實是免費午餐理念在醫療領域的一個延續,并將實現商業保險模式的重要創新。
2月3日上午,由鳳凰周刊記者鄧飛、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呂波、泰和財富創始人周成海、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涂猛、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中國財富》總編輯余劉文等人發起的兒童大病醫保公益項目經過第一次討論會,初步確定了以商業保險的方式開展兒童大病醫保項目。
確定商業保險模式
據壹基金研究院兒童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玉榮介紹,此前衛生部、民政部已于2010年6月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優先選擇幾種危及農村兒童生命健康、醫療費用高、經積極治療愈后較好的重大疾病開展試點。
故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城市正在針對兒童開展重大疾病救助。當中呈現了四種兒童醫療救助模式。一是以北京為代表的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模式;二是以上海、江蘇為代表的大病救助基金模式;三是以中國人壽、人保、平安為主的商業保險模式;四是以基金會、公益項目為主的單項救助模式。
但是,王振耀認為,目前這四種模式都存在三個共同盲點:第一,統計數據失實,大病兒童數量往往被高估;第二,政策存在諸多盲點,例如,無論是新農合還是城市社保,都遵循“先交錢再看病”的做法,困住了貧困家庭大病孩子;第三,信息不暢通,例如救助組織與組織之間未能實現信息流通共同救助,大病兒童父母溝通能力有限,難以獲取救助信息。
而此次兒童大病醫保公益項目的創新之處,則是以商業保險的模式開展---兒童大病醫保與保險公司合作,可以將管理運營壓力轉移給保險公司,降低項目團隊的壓力,同時也保證了兒童大病醫保的專業性。但另一方面,這也會產生一個困難,即如何尋找商業與公益的平衡點。畢竟,公益資金進入保險公司,產生利潤時如何實現無爭議處理,將成為一大難題。而在監督機制上,由于保險公司向保監會負責,也難以接受公眾監督。
對此,綠絲帶公益先鋒才讓多吉提出,可以借鑒尤努斯小額信貸中多人互相監督的方式,幾個家庭組成互助小組進行團保,一旦出現保險騙局,則使用“連坐”,轉移互助小組的保險---也 就是說,兒童大病醫保項目很可能將突破保險行業現有的體制,實現運營管理方式的創新。
率先三縣試點
天使投資人、微博打拐發起人之一薛蠻子認為,兒童大病醫保也應與免費午餐一樣,人人盡可參與。每個孩子一年保費100塊錢,可由出資人負責,進行一對一捐助。而且,要打通資源,每個人都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形成廣泛的跨界合作。
據了解,兒童大病醫保公益項目將率先于免費午餐所在的湖南、湖北、廣西當中3個縣的2萬多小學生中試點。在鄧飛看來,免費午餐所在地已經形成一個“免費午餐生態圈”,繼免費午餐公益項目之后,公益團隊陸續進入免費午餐所在學校,從圖書、建筑、衣物等各方面提供幫助與支持。因此,免費午餐所在地對公益的接受度較高,對于兒童大病醫保項目而言將更容易開展。如若試點成功,兒童大病醫保的商業保險模式將逐步推向全國。
“如果說已經生了大病的孩子們是一個水池里的水,那么還未生大病的孩子們就是上游的水流。基金會、N G O對大病孩子進行單項救助,抽干水池里的水;我們則建起一座大壩,將上游的水攔住,用大病醫保來保障沒生大病的孩子們的生命健康。”鄧飛說。在他看來,兒童大病醫保其實就是免費午餐的延續,一個是助學,一個是助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