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六成留守婦女常感孤獨煩躁
2012-03-16

  六成留守婦女常感孤獨煩躁

2012-03-16                    來源: 人民日報

  ●超過一半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孤獨、煩躁、焦慮
  
  ●留守人群中,家庭的基本功能長期缺失
  
  ●留守婦女忍受的孤獨與壓抑,是她們為整個社會轉型所承擔的代價
  
  ●社會要正視這一問題,通過制度安排逐步緩解留守婦女的困境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流動,由此帶來的農村留守人口現象直到新世紀初才真正引起全社會關注。
  
  2008年,中國農業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有8700萬農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萬留守兒童、2000萬留守老人和4700萬留守婦女。留守婦女占到留守人口的一半。
  
  從社會關懷的角度看,兒童和老人是天然的弱勢群體,而農村留守婦女大多處于青壯年,是家中的“頂梁柱”,她們的壓力與苦痛往往被忽略了,她們得到的關注還遠遠不夠。
  
  早在2008年,我們發布的一項課題成果就從九個方面揭示了留守婦女群體存在的嚴重問題,有些數據觸目驚心。比如,63.2%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孤獨,42.1%的留守婦女經常或有時哭泣,69.8%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煩躁,50.6%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焦慮,39.0%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壓抑。
  
  當然,有些問題不調查我們也能想象得到,但這些困境到底意味著什么,外人可能很難體會。農村留守婦女身上很好地保留了中國女性勤儉持家、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同時,她們又不是游離于現代生活之外的。通過電視、手機、網絡等通訊工具,她們也越來越多地看到了新興的生活方式、感受到社會的急劇變革。但她們又必須忍受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承擔繁重的生產與家務勞動。
  
  有一位留守婦女跟我說,她和丈夫結婚14年,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也不到一年。夫妻相伴、培育子女、情感撫慰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但在留守人群中,家庭的基本功能長期缺失。大多數時候,在外務工的丈夫,受制于城市里繁重的體力勞動與微薄的經濟收入,對妻子連最基本的關懷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提不上其他方面的補償了。
  
  從宏觀層面看,由于勞動力進入城市,我國農村存在著大量“準殘缺家庭”。可以說,留守婦女忍受的孤獨與壓抑,是她們為整個社會轉型所承擔的代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是為了讓生活越來越好。如果留守家中的婦女不堪重負,家庭難以支撐,不僅會讓城市里的勞動力失去穩固的后方,還會直接影響下一代子女的健康成長。相比勞動力流動的初衷,這就得不償失了。
  
  從短時期來看,只要目前以城市化和工業化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不改變,農村留守婦女問題就會存在。留守婦女問題的根源在于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又與相對貧乏的鄉村文化生活、脆弱的人際關系網絡、微薄的經濟收入息息相關。好多人不善于交流,與丈夫偶爾打打電話,也就是說說家務瑣事。
  
  對于基層政府來說,維護好正常的社會管理秩序,為留守婦女免除生產生活的后顧之憂,就是對她們最好的幫助。比如,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以減輕她們的生產負擔;在涉及拆遷等利益分配事務上,確保公平公正,避免加重她們的弱勢心態等。
  
  從全社會來看,要有正視這一問題的意識,通過制度安排逐步緩解困境。比如,為留守人口發放通訊補貼,為務工人員提供休假和探親福利等。雖然還有很多困難,但從容易的事情做起,狀況總會慢慢改善。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 葉敬忠 智春麗 蘇 藝整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