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殺子之殤凸顯留守母親心理危機
2012-04-28

殺子之殤凸顯留守母親心理危機

2012年04月28日     來源: 新華網

  重慶市梁平縣云龍鎮東風村三組“留守母親”鄭秀偉,在黑暗中舉刀砍向兩個兒子,大兒子在送醫過程中死亡,小兒子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但傷情嚴重。
  
  近一段時間,陜西、四川和重慶先后發生三起“留守母親”投毒、砍殺親身骨肉并自殺事件,引發了社會上對于這個特殊群體心理危機的強烈關注。
  
  農家留守家庭慘劇突發
  
  在梁平縣中醫院,拆除了頭部和雙手縫線的小明呆呆地坐在病床上,反復詢問“哥哥呢”。對于那個噩夢般的夜晚,小明說:“媽媽砍哥哥,哥哥大喊,我醒來去拉燈,媽媽又關上燈來砍我。哥哥躲在床底下,從大門逃出去了。我從廚房跑出去,摔在溝里,媽媽還瘋了一樣砍我,我就暈過去了”。
  
  4月2日23時許,鄭秀偉趁12歲的小華和10歲的小明熟睡之際舉刀砍向他們。四天后,鄭秀偉的尸體在附近龍溪河被找到。梁平縣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教導員李輝斌介紹,尸檢報告還未完成,兇器還沒找到,初步認定是鄭秀偉砍殺孩子后自殺。
  
  小華在送醫途中因失血過多休克死亡,小明經過5個多小時的搶救脫離生命危險,但頭部可見傷口80多處。
  
  父親朱家文從安徽打工地趕回,見到的是大兒子的尸體和遍體鱗傷的小兒子,“不敢相信是真的,想不通,到現在也接受不了,過完年走了才一個多月,怎么會出這種事?!”朱家文使勁搖著頭說。
  
  4月26日晚6點,朱家文和小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身上僅揣著好心人捐助的7000元錢,天使媽媽基金會幫助聯系了北京304醫院,幫助小明恢復治療。
  
  弒子母親疑患精神疾病 留守婦女心理危機嚴重
  
  記者走訪了數十位朱家的親戚和鄰居,沒人理解鄭秀偉怎會如此殘忍。五姐朱家蓉說,弟媳平時很節儉,但每次買肉都是好幾斤,還常買水果,總說“孩子讀書,需要營養”。但親戚和鄰居們說,鄭秀偉很少與朱家親戚和鄰居來往,“敏感、內向、猜疑心重”,總是無端懷疑別人在說她的壞話,時而為此與人發生爭吵。
  
  朱家文與鄭秀偉十多年前在福建認識,兩個兒子出生后一直由老人在老家撫養,直到四年前老人去世后只能由鄭秀偉中斷打工回家帶孩子,而朱家文依舊留在外面打工。朱家文說,鄭秀偉患有很厲害的婦科病和結石病,心情一直不是很好,經常要自己帶她去看病。
  
  4月1日上午,鄭秀偉又打電話要求丈夫回家帶她去看病,朱家文也給家人打電話說準備回來,但四個多小時后悲劇卻發生了。朱家文回憶說,鄭秀偉去年底曾說過“你不回來帶我去看病,我就買藥把兩個孩子毒死”,他認為是氣話沒有多想。事發后,多位鄰居對朱家人說,鄭秀偉曾表示“我得了這么多病,活不了多久,死也要帶著兩個娃兒”。朱家文也曾帶她去合興精神病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輕度幻覺”,先后兩次開了近兩千多元的藥。鄭秀偉看到藥品說明書上的副作用后拒絕服藥,并說“醫生要整死我”。
  
  東風村村支書楊紹富說,全村2700多人,90%以上的青壯年在外打工,“大道理說不出,但帶來的問題確實嚴重,一出意外,我們幾個人哪里跑得過來。”
  
  事實上,朱家慘案并非農村“留守母親”問題的個案。3月27日,四川省大足縣月華鄉余家村27歲的“留守母親”唐成芳帶著自己三個孩子灌服劇毒農藥“百草枯”自殺,她的理由是“活著太累,不如死了算了”。3月22日,陜西省周至縣終南鎮一名27歲“留守母親”喂雙胞胎女兒喝下毒藥后服毒身亡。
  
  農村留守人群心理關愛亟待加強
  
  有關調查顯示,全國有2000萬留守兒童、2000萬留守老人和4700萬留守婦女,留守婦女占54。2%,她們不僅與丈夫常年累月分居兩地,還要照顧老人、孩子和家里的田地,身體勞累,心理負擔大。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村民、村干部、基層衛生院等均反映,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問題比較突出,長期缺乏關愛和照顧,但基層衛生院沒有精神科或心理咨詢科,也沒有相關資質的職業醫師和護士。梁平縣唯一的精神病醫院合興精神病院設計床位40張,現在已收治病人140名,管不了抑郁和焦慮等輕度心理疾病患者,更是無暇顧及農村留守人群。
  
  朱美云心理咨詢所所長、高級心理咨詢師朱美云認為,隨著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速度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夫妻被迫成為了“候鳥家庭”,留守婦女獨自承擔養育子女、照顧老人、務農等重任,精神壓力大,很容易被孤獨絕望等負面情緒控制,進而演變成心理疾病,最終對外界劇烈反應。農民工進城帶來的農村經濟、社會關系的巨變與斷裂,是農村留守人群心理危機的根源,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要關愛他們,更要從根本上考慮深層次因素。(完)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