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的面臨三種難
2012-05-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母親節,對于31歲的劉梅(化名)來說總有些心酸,自從三年前離婚后,她成了一名單親媽媽,從此跟年幼的兒子一起生活。
隨著離婚率的攀升,單親母親這一特殊群體越來越龐大。中國婦聯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離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而離婚時,六個男人中只有一個選擇要孩子。帶著孩子走出婚姻的圍城,單親媽媽大多又走進了另一個圍城:為孩子而孤獨堅守。
生活難>>
“一個人撐著太累”
離婚后,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家中有一個4歲的兒子,為維持正常的生活開支,劉梅(化名)每天都在精打細算。
“其實我算是幸運的,自己有工作,孩子正好不是花錢的時候,生活水平雖不如以前,但還算過得去。”劉梅對記者說,她認識的一個單親媽媽過得非常艱苦,40多歲時丈夫有外遇了,原本在家做全職太太的,離婚后又重新找工作給人開車,因為孩子要上學,到處要花錢。“有時候覺得一個人撐著太累,真是欲哭無淚。”
“兩個人負擔一個家庭都困難,更何況單親媽媽獨自承擔。”省政協委員、山東省婚姻家庭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劉東玲對記者說,曾經對我省一個縣做過調查,離婚后一年中,女性的生活水平降低了70%,而男性不降反升。
子女教育難>>
“最怕孩子不快樂”
對于單親媽媽來說,孩子無疑是生活的重心。根據一項社會調查,“一個單親媽媽,要贏得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最重要的是什么?”其中一大半的單親媽媽表示是“培養好孩子”。
家住濟南長清的市民張女士是一位單親媽媽,由于沒有工作,平時對孩子管教很嚴。上初中的兒子原本學習不好,又受父母離婚影響,變得自閉和自卑,經常逃學,最后輟學,成了混社會的不良少年。“我最怕孩子不快樂,但是卻導致這個結果,以后的生活不知道怎么過。”她說。
長期從事婚姻家庭咨詢的知名心理咨詢師馮曉春認為,單親媽媽最大的困難就是子女教育問題。在子女教育過程中,除了經濟壓力外,單親媽媽很難擔起父親這個角色原本該做的事情。由于單親媽媽過于關心和照顧孩子,反而導致孩子獨立性較差。
“我曾經接到過一位小學老師單親媽媽的電話,她有一個女兒,由于對孩子期望過高,經常拿著班里學習最好的學生與女兒相比,導致孩子自信全無,對學習產生厭倦,最后輟學。因為從小缺少父愛,她很希望得到異性的認同,很快陷入早戀。”馮曉春說。
再婚難>>
“擔心孩子受欺負”
困擾單親媽媽的問題,最糾結的恐怕就是再婚了。
“我離婚時兒子才3歲多,之前親戚朋友給介紹過幾個,最后都沒有成,以前還有過再婚的想法,現在徹底不想了。”濟南市歷城區的苗女士今年只有30歲,卻已不打算再婚。
和苗女士一樣,今年45歲的單親媽媽王女士一直沒有再婚。王女士離婚時,她的兒子剛上小學,現在已上大學。問她為什么沒有再婚,王女士很坦誠地說,“我也不是不想再婚,可是帶著孩子怕對方嫌是拖油瓶,擔心孩子受欺負。”
山東財經大學副教授董云芳長期從事關愛單親特困母親的工作,她說,很少聽單親特困母親提起過再婚的打算,她們每天為了生計奔波,根本顧不上這種事,再婚對她們來說遙不可及。
打上了“單身”的標簽,不少單親媽媽生活中會受到性騷擾。“有時候會有不懷好意的男人打電話問我要不要出去吃頓飯。”天橋區35歲的單親媽媽張紅說,“我希望找到一個接納我們母女的人,而不是這種騷擾。”
馮曉春建議,社會各界應該給單親母親這個群體更多的包容和關愛,鼓勵她們多參加社會活動,培養興趣愛好,考慮重新走入婚姻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