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守兒童被嚴重燒傷
2012年05月18日 來源: 騰訊公益
“多可愛的一個孩子,為何要受這等痛苦?”5月9日,看著病床上痛苦不已的兒子,貴港市港南區木格鎮黃石村村民張紹體難過至極。幾天前,2歲零6個月的震宇不慎掉進石灰池中被嚴重燒傷。為救治震宇,張家已欠下不少債。好在,有愛心人士將這一情況發到了網上,愛心很快涌向小震宇。
回憶事發慘狀 老人自責落淚
4月30日晚上,從廣東急速趕回貴港的張紹體、蒙愛香夫婦,終于看到了兒子震宇。小家伙躺在貴港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的病床上,雙手、臀部以及雙下肢均被紗布層層包裹著。主治醫師陳杰告訴他們,孩子屬強堿性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40%,“十個腳趾極有可能保不住”。
“唉,好好的一個小生命,轉眼就成了這樣。”9日上午,在貴港市港南區木格鎮黃石村黃宮屯震宇家,震宇的爺爺張富義,流著淚回憶事發情況。
“4月29日那天,是我一直在看管震宇。下午5時左右,震宇和四五個小孩在離家不遠處玩沙子,我想盛飯來喂他,于是就進屋去了。”張富義說,等他從廚房出來,已不見孩子的蹤影。但緊接著,他就聽到了震宇的哭聲。
“后來我才知道,震宇掉進石灰池里了,”張富義哽咽道,等他循聲趕到時,震宇已被一個路過的村民抱了出來,身上粘滿石灰。他來不及多想,從村民手中接過孩子就往家中跑。到了家門口,他手忙腳亂地脫去孩子的衣物,見震宇手上、腿上仍有石灰,他便用手去抹。
“誰知,我一抹,皮就掉了,血肉模糊一片。”張富義說,那時,他慌了,不知道該怎么辦,好在,震宇的奶奶譚錫堅恰巧干農活回來,“她將身上的農具往地上一扔,抱起震宇就往醫院趕”。
譚錫堅也還清楚地記得,當晚送到貴港市人民醫院時,震宇已處于休克狀態,“醫生說再晚兩個小時就沒法挽回了”。而她自己,則在醫生為震宇做手術時暈了過去。
留守不是本意 只因生活重擔
5月8日晚,記者來到貴港市人民醫院小震宇的病床前,小家伙正在輸液。當天白天,他剛做完新一輪手術,醫生幫他將壞死的組織進行了清除。
小家伙雖然是睡著的模樣,但他睡得并不安穩,包裹著紗布的手,不時亂揮舞。嘴里,偶爾會發出或輕或重的呻吟:“痛,奶奶,痛……”
而每當這時,譚錫堅就會上前輕哄。蒙愛香夫婦則只能在一旁“干著急”。因為震宇已習慣了奶奶的“保護”。
據主治醫師陳杰介紹,全國每年有多少留守兒童被燒傷,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數據統計,但就這幾年貴港市人民醫院接診的燒燙傷病人的情況來看,約有七成是留守兒童。
與村里很多人一樣,張紹體夫婦在廣東中山市打工已多年,孩子成了他們心里難舍的牽掛。“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我們也是沒辦法啊。”張紹體嘆息,整個家庭的生活重擔,幾乎都壓在他與妻子身上,“不外出打工,又怎么維持?”
原來,張家有“三老”,即62歲的張富義、55歲的譚錫堅以及一位94歲的祖爺爺。兩年前,患有高血壓的張富義不慎摔了一跤,雖然搶救過來,但再也干不了重活。譚錫堅為減輕兒子負擔,在忙完自家農活之外,常常會去打點零工,以補貼家用。而祖爺爺由于雙目失明,一日三餐都需人照顧。
在張紹體的手機里,保存著200多張兒子的照片。“在外打工時,想兒子了,我就看看。”張紹體說。
好在眾人相幫 期待能渡難關
據了解,目前,震宇的治療費已用了5萬元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向親友借的。蒙愛香說,讓她感動的是,5月5日,有愛心人士將震宇的情況發到了網上論壇、微博上,這給震宇帶來了希望。
很快,有的網友親自去醫院確認,并拍回圖片傳到群里。照片中,震宇雙下肢嚴重燒傷,皮膚潰爛……不少市民看到圖片就忍不住落淚了,愛心隨即涌向小震宇。
5月7日,貴港當地的一位女網友來到醫院探望,說了一堆安慰的話后,悄悄塞給蒙愛香2000元,并鼓勵她“要堅強”。5月8日,南寧一個愛心媽媽群往震宇母親的賬戶里打了5900多元;另外一個親子群也為小震宇設立了愛心賬戶,目前已籌到1600多元。5月9日,兩位南寧的80后,來到醫院留下自己的一點“心意”,不留名字就離開了。
張紹體所在的工廠,在得知這一情況之后,也積極號召廠里員工捐款,幾天前,已為震宇轉來了數千元。近日,蒙愛香也被告知,她所在的工廠員工也在為其發動捐款……截至5月9日,震宇已收到一萬多元的愛心捐助。
5月8日,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與本報取得聯系,準備在我區發起“WE救助——拯救浴火童年”大型公益活動,幫助那些被大火燒傷或因身患疾病家庭比較困難無錢救治的兒童。得知小震宇的情況后,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已積極行動,正收集相關資料,準備對小震宇進行幫扶。
小啟
尋找被燒傷患兒
愛是針線,縫合災難的灼傷。今日起,本報聯手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網以及八桂義工,在我區發起“WE救助——拯救浴火童年”大型公益活動,幫助那些被大火燒傷或因身患疾病家庭比較困難無錢救治的兒童。如果您身邊有符合活動要求的患兒,歡迎致電13217819279(蔣記者)。符合救助條件的患兒,將由活動組提供救助資金及合法的捐贈渠道,用愛幫助他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