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腦癱患兒超600萬
2012年05月21日
廣州市年年新增300多名腦癱兒童,而每年卻只有20個學位,且康復治療費用高達數十萬元,多數家庭難以負擔。18日,在第22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舉行了幫殘扶殘大型義診活動,為大約40名廣州市康復實驗學校腦癱兒童進行免費篩查。義診查出的能夠通過手術恢復肢體功能的患兒,醫院將根據實際情況擇期安排這些患兒進行手術以及術后康復鍛煉。
缺學位缺專門高級學校
我國腦癱患兒超過600萬,每天新增腦癱病例4-5萬人。廣州地區每年新出生的8萬人中至少有240人是腦癱兒童。據了解,腦癱是繼小兒麻痹癥之后引起患者肢體殘疾和障礙的又一大疾患。然而,約一半的腦癱兒童具有正常的智力,并且即便是存在智力障礙的腦癱兒童,也可以進行學習來提升自我,這點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是:“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對腦癱兒童來說,缺學位、缺專門高級學校已經成為他們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廣州市康復實驗學校是全國第一家也是廣東唯一一家專門為腦癱青少年建設的腦癱康復學校,共有學生165人。校長陳云峰說:“廣州市每年新增300多名腦癱兒童,而我們每年卻只能提供20個學位,腦癱兒童上學學位缺口極大!”此外,畢業的學生也再沒有學習的機會,因為社會上并沒有專門的高級學校供腦癱兒童就讀。
康復費高昂需社會援助
專家透露,隨著醫學的進步,70%以上的腦癱患者通過手術治療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十天前,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派出小兒骨科、眼科等多個科室組建的醫護志愿者服務隊,前往廣州市康復實驗學校對六個班學生進行義診、體檢,發現40名學生有望通過手術恢復肢體功能。為進一步精確診斷,18日上午,南醫三院又特地租借到一輛殘疾人專用無障礙公交車,將康復實驗學校的40名學生接到醫院,由小兒骨科、口腔科、眼科、康復科等科室專家組成的義診團隊再次對他們進行義診。院方透露,能夠通過手術恢復肢體功能的患兒,醫院將根據實際情況,擇期安排這些患兒進行手術以及術后康復鍛煉。
然而,除了手術,腦癱患兒還需要長期的康復治療。“費用很高,動輒高達十萬,”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骨科主任李旭說。“大多數腦癱患兒家庭都很貧困,長期的治療費用無疑就是個無底洞。”去年底,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成立廣東省首次針對兒童的愛心專項基金“兒童骨病救助”基金,已救助多名患兒,但也亟須社會的進一步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