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孕產婦死亡率降低近一半
2012年05月22日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和世界銀行16日聯合發布了最新的孕產婦死亡趨勢報告。報告說,1990年至2010年間,每年死于妊娠或分娩相關并發癥的婦女人數從54.3萬下降到了28.7萬,降幅達47%。
不過報告也指出,盡管取得了這樣的顯著進展,但距離實現聯合國關于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千年發展目標,很多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報告顯示,全世界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婦女死于與妊娠或分娩有關的并發癥。四個最常見的原因是產后大出血、感染、懷孕期間高血壓和不安全的人工流產,而其中絕大多數情況是可以有效預防的。
報告同時顯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孕產婦死亡率也存在顯著差異。2010年,全球三分之一的孕產婦死亡發生在兩個國家——印度和尼日利亞。在全球40個孕產婦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中,有36個國家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東亞是取得進步最大的地區,該地區的避孕普及率達84%,相比之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避孕普及率只有22%。
聯合國人口基金執行主任巴巴通德·奧索蒂梅欣說,全球有超過2.15億婦女缺乏現代避孕藥具。滿足這些婦女自愿的計劃生育要求,不僅是實現人權的體現,也將使孕產婦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這是一項極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健康策略。
改善孕產婦保健是2010年9月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通過的8項千年發展目標之一。根據千年發展目標中的目標5,各國承諾在1990年到2015年期間將孕產婦死亡率降低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