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嫌犯做社工可免訴
2012年7月4日
新京報訊 (記者劉洋)昨日(7月4日),由西城區檢察院、共青團西城區委共同設立的、北京首家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考察幫教中心“新起點實踐中心”正式揭牌。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起訴前可通過服務企業,或從事60余個小時的社工服務等實踐完成檢方的監督考察,以期重獲自由。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未檢處負責人表示,該中心的設立有利于實現對外地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權益的平等保護。
依據新刑訴法設立
新刑事訴訟法規定“在附條件不起訴的考察期內,由人民檢察院對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強管教,配合人民檢察院做好監督考察工作”。即如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起訴前接受檢方監督考察,考察期內沒有出現違反規定的情形,考察期滿后,檢察院將對其做出不起訴的決定。如果考察期間違反相關規定,甚至再次犯罪,則會對其數罪并罰。
“新起點實踐中心”因此應運而生。
試點或將全市推廣
昨日,西城區仁助社工事務所、北京明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約成為該實踐中心的協作單位,將分設“仁助”新起點實踐中心和“愛心企業”新起點實踐中心,對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幫教、監督考察。
西城區檢察院未檢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附條件不起訴的部分未成年人可以回到學校接受監督考察,但是絕大多數學生都因曾參與犯罪失學,流入社會。西城區檢察院聯合司法社工及有關熱心公益的企業單位,為本地、外地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創造了幫教考察條件,解決了對他們的幫教考察機構、幫教考察場所等問題。
據悉,“新起點實踐中心”將作為北京市的試點,有望在全市檢察機關內獲得推廣。
職能
勞動學技能還要受教育
西城區檢察院未檢處副處長趙巖介紹,外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量占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總量的60%-70%,多涉嫌尋釁滋事、盜竊、搶劫、故意傷害等。
針對“京籍和常住非京籍”
據介紹,“仁助”新起點實踐中心的入住學員主要是具有北京戶籍的、非在校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具有外地戶籍的、以北京為經常居住地的非在校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學員將接受“西城區仁助社會工作事務所”司法社工的幫教考察,在仁助社會工作事務所進行公益勞動等。仁助社工事務所法人表示,未成年人在此每月要完成10個小時的社工勞動,考察期6個月到一年。
針對“非京籍無固定住所”
“愛心企業”實踐中心入住學員主要是具有外地戶籍的、在北京無固定住所的非在校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學員將在企業學習必要的勞動技能,并接受心理輔導、法制教育等多種方式的幫教考察。一般設定半年至1年的幫教期,通過思想教育和適當的勞動學習,促其真誠悔罪,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以實現其零障礙回歸社會。
北京明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考察期內,企業還會給孩子們提供食宿、工資、獎金等,待遇和其他員工一視同仁。如果考察期間,雙方都滿意,回歸社會后的未成年人還可以留在企業繼續工作。
案例
“渾身是刺”的孩子變了
17歲的冉冉(化名)是幫教實踐中心試點的第一名學員。冉冉原是延慶一所職高的學生,因與同學一起毆打他人,涉嫌故意傷害罪接受檢察院的審查起訴。“發現他作為未成年人不是本案主犯,犯罪情節不太嚴重,又得到了被害人的諒解,便對冉冉開展了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幫教工作。”西城區檢察院未檢處副處長趙巖說。
仁助社工事務所法人安娜說,有針對性地給冉冉安排清掃工作以及心理繪畫活動,并帶他觀看電影《少年犯》和訴中考察免予起訴的法制片。“他觸動挺深的。”安娜覺得,這個“渾身是刺”的孩子開始起了變化。接下來,冉冉還要再經歷近半年的社工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