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志愿服務覆蓋每個留守兒童
2012年7月12日
中國青年報訊(記者劉健)
常住人口老的老、少的少,這是當今農村的常見景象。共青團龍南縣委書記魏大武向記者介紹說:“目前,我們龍南縣有45740名兒童,其中雙親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有4674名,部分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已超過在校生總數的50%。”
龍南各級團組織對全縣4674名留守兒童的分布情況以及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全面了解其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逐級建立“留守孩”檔案,增強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去年起,他們在全縣教師、機關干部、大學生村官及優秀務工青年中招募了200名青年志愿者,廣泛開展對農村留守中小學生的“三知”、“三溝通”、“五個一”志愿幫扶活動。“三知”是指志愿者要知道“留守學生”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學習情況;“三溝通”是指志愿者必須定期與“留守學生”父母、監護人、班主任溝通;“五個一”是指每個星期要為“留守學生”輔導作業一次,每月與其父母、監護人、班主任聯系一次,每月一次家訪,每學期制定一份幫扶工作計劃,每學期撰寫一份幫扶工作總結。
根據留守兒童成長需求,團縣委有針對性地設計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一是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講座、談心,設立心理信箱,開通心理熱線等形式,化解心理危機,促進“留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二是開展“感恩教育”。團縣委聯合教育部門在全縣學校開展了向老師獻真情、“感知父母恩”、“我為同學做一事”等活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三是開展“賞識”教育。讓“留守學生”優先參與學校組織的鼓號隊、腰鼓隊、計算機、泥紙工、書畫、科技興趣小組等各種出頭露面的活動,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四是開展“信心”教育活動,鼓勵他們克服悲觀迷茫情緒,堅韌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