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母乳喂養需國家政策支持
2012年8月3日
今年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喂養周”,其宣傳主題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慶祝嬰幼兒喂養全球戰略發布10周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就此特別發表媒體通報,強調改善并堅持母乳喂養每年可拯救約100萬五歲以下兒童的生命,對保證兒童未來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并呼吁各國出臺更強有力的政策,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
兒基會1日在全球迎來“母乳喂養周”二十周年之際發表媒體通報稱,盡管大量證據顯示,完全母乳喂養每年能夠防止數百萬嬰幼兒因為腹瀉、肺炎等疾病而死亡,但全球母乳喂養比例依然停滯不前;在發展中國家,平均母乳喂養率在過去15年中僅上升了7%,從1995年時的32%略升至2010年的39%。
兒基會執行主任萊克(Anthony Lake)就此表示,如果母乳喂養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廣,并保護女性不受到母乳替代產品市場營銷的誤導,更多的兒童將因此存活下來并健康成長。當務之急是各國必須盡快采取有效行動,清除前進之路上的一些障礙,例如公眾缺乏對不進行母乳喂養風險的了解,不少國家欠缺支持婦女休產假的政策,以及母乳替代產品需要完善的國際準則來抑制不道德的市場推銷行為。
世界衛生組織當天也發表聲明強調,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會員國一致通過了有關進一步加強孕產婦和嬰幼兒營養的全面實施計劃,并為此設立了六大全球目標,其中包括到2025年將生命最初六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率提高到至少50%。目前,已有26個國家達到、甚至超過了上述目標,說明只要為此付出努力,大幅提升純母乳喂養率的全球目標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
世衛組織建議嬰兒于出生后一小時內開始接受母乳喂養,并在六個月內接受純母乳喂養。之后,在持續接受母乳喂養的同時及時加入充足、安全和合理的補充食品喂養至兩歲或兩歲以上。世衛組織號召各國對嬰幼兒喂養全球戰略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呼吁采取行動,消除影響母乳喂養的因素,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