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博羅留守兒童快樂過暑假
2012年8月3日 來源:來源: 大洋網
大洋網博羅訊 (廣州日報記者秦仲陽 通訊員范志軍、謝思雄)“真好玩,真是太開心了!”博羅縣橫河鎮的一名留守兒童興奮地說。7月31日—8月2日,惠州市博羅縣團委牽頭組織的“心手相牽,攜手獻愛”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在橫河鎮天行小學舉行,近30名志愿者和50多名留守兒童將共同度過快樂的3天。據悉,今年暑假以來,團縣委組織了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力爭讓全縣1600多名留守兒童過一個“快樂暑假”。
“大手”牽“小手”共做“好朋友”
8月1日,在橫河鎮天行小學的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來自惠州學院的近30名師生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正在與橫河鎮的50多名留守兒童開展互動游戲。“取綽號的煩惱”、“互相捶背”、“自信的微笑”等好玩的游戲、快樂的互動,讓原本還有些拘謹和緊張的留守兒童們一下子放開了心懷,個個露出燦爛的笑容,時不時發出陣陣歡快爽朗的笑聲。“看到小朋友們開心的笑臉,我覺得我們再苦再累都值得!”惠州學院的一名志愿者邊抹汗邊說,“他們真的是很可愛!”
隨后,志愿者們還和留守兒童們互相交換了通訊卡,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結對子。在通訊卡上,志愿者們除了留下聯系方式外,還給小朋友們寫下祝福和激勵話語。而小朋友們也在通訊卡上寫下自己的心愿,如有的在卡上寫著“我希望有一套學習文具”、“我想有一臺自己的學習電腦”、“長大后,我想當服裝設計師”等不同的愿望。
志愿者們還和留守兒童們舉行贈送禮物、“點亮心中的燈”心理團體輔導,知識學習、以及感恩父母情寄家書等一系列主題關愛活動。同時,3天時間里,志愿者將和留守兒童們一起共同進餐,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
據悉,今年暑假以來,博羅縣團委將“關愛留守兒童”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已經先后聯合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省內多家知名高校大學生“三下鄉”服務隊,在楊橋、龍溪、羅陽鎮等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鄉鎮,深入開展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取得良好成效。
博羅團縣委接下來還將組織近20名留守兒童到惠州市——他們父母工作所在地參加“七彩夢夏令營”活動,讓他們與父母共同度過快樂的一周。
力爭在留守兒童集中鎮都建一個“希望家園”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的博羅,每年都有大量農民外出務工,使得中小學生成了留守兒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縣中小學生中約有1600多名留守兒童。每到寒暑假,這些留守兒童就顯得更加的孤單。
為切實保障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該縣團委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將關愛留守兒童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通過扶貧助困、志愿服務、建設“希望家園”等多種舉措,力爭讓更多的留守兒童過上快樂的寒暑假。
其中,團縣委積極動員社會力量,籌集資金5萬多元,在柏塘鎮高橋小學建立了集“心理疏導、情感交流、學習幫助、文體活動”等四大功能為一體,服務留守少年兒童“希望家園”,并被團省委列為省級示范點。目前全縣已建“希望家園”2個,并力爭盡快在全縣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鄉鎮都建設一個“希望家園”。此外,2011年和2012年,團縣委連續兩年組織志愿者到我縣留守兒童較集中的觀音閣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歡慶六一活動,通過集體活動和扶貧助困等形式,讓留守兒童不再孤獨。據統計,近二年多來,團縣委積已經累計籌集資金50多萬元,優先資助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完成學業。
博羅縣團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愛留守兒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團縣委下來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創新活動載體,影響和帶動全社會愛心力量,讓更多的人來關心和關注留守兒童,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