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因食道閉鎖遭爺爺遺棄
2012年8月15日
苦命寶寶沒食道 出生后沒喝過一口奶
中南醫院為23天新生兒重建食道 通山男嬰勇闖生死關
通山寶寶康康(化名)患有先天性食道閉鎖,出生后連一口奶水也咽不下。因無錢治療,爺爺瞞著家人將他放在民政局門口。在民政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康康重返親人身邊,還來到武漢接受救治。
前天(8月13日),康康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受了食道重建手術,成為我省接受該項手術年齡最小的患者。
苦命寶寶險被遺棄
7月29日凌晨,通山縣民政局社會事務股股長徐中寬突然接到單位門衛的電話:辦公樓大門前發現一名被棄男嬰。徐中寬趕到單位,看見這寶寶口吐白沫、呼吸急促,明顯患有疾病。他趕緊和同事將孩子送到通山縣人民醫院搶救,并墊付了醫療費。
孩子脫離了生命危險。通過他隨身帶著的一張X光片,民政局工作人員輾轉找到他的生母。而康康媽媽也在醫院接受治療,竟完全不知道孩子已被遺棄。
原來,康康7月22日出生,出生后就被診斷為先天性食道閉鎖,無法進食,又出現肺部感染。家人曾到咸寧、武漢多家醫院求醫。但他們家實在無力負擔十多萬的手術費。萬般無奈下,爺爺背著兒子、兒媳,將孫兒放在民政局門口。
愛心接力助患兒重獲新生
當地醫院建議,將康康送到武漢的大醫院救治。民政局特批2萬元救助金,將孩子送到武大中南醫院。8月3日,康康住進了中南醫院新生兒科。當時,他只能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極度虛弱。
醫院兒科、胸心血管外科專家聯合為康康會診,發現孩子的食道被分成2截,上端完全閉鎖,下段與氣管相通,形成食管瘺。上下段食道還有3公分的缺口。
胸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趙金平介紹,正常人的食管和氣管是分開的,康康的兩條“生命通路”交雜在一起,造成他肺部感染。10天的消炎治療后,8月13日,兩科教授聯手為小康康實施手術。孩子太小,臟器嬌嫩,血管細微,手術風險極大。專家們先切開食道上段的閉鎖盲端,接著將氣管、食道瘺閉合,最后將上下段食管游離重建成一個新食管。手術歷時3個多小時,終獲成功。
昨天,在加護病房里的康康已經睜開了雙眼。醫生稱,目前孩子的生命體征穩定,但仍需過手術感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