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云南一農村學校自己種菜養豬
2012-11-08

云南一農村學校自己種菜養豬

來源:教育中國-中國網 時間: 2012-11-08

    據云南網報道,“鴨子是我們自己養的,辣椒也是我們自己種的,還有蘿卜、白菜都是我們自己的!”紅河縣駕車鄉六年級學生小梅吃著自己種的菜,臉上寫滿喜悅。她所就讀的駕車鄉中心學校變成了新時代的“農場”。自己種菜、養豬、雞、鴨和魚。

   “窮則思變”,駕車鄉中心學校為了確保孩子能夠吃到保質保量的營養餐,租了農民112畝土地,開辦了養殖場和蔬菜種植基地。全鄉1200多名學生午餐和晚餐由此進入全免費時代。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每周都要去基地,為自己的免費餐而勞動。這就是紅河縣探索的勤工儉學新路。

    自養自種菜多得吃不完

    與紅河州同名的紅河縣地處邊遠,直到去年財政收入才過億元,離縣城有著74公里路程的駕車鄉的情況更是可想而知了。

    今年3月,國家實行了營養餐計劃,有條件的小學都開伙了,而駕車鄉一直沒有人種植蔬菜,學生吃的蔬菜得從建水縣、石屏縣運輸過來,由于路途遙遠,一些蔬菜運到駕車鄉就要損失1/3,所以蔬菜的價格高得離奇。

    3元的營養餐根本無法讓學生吃好,該怎么辦?駕車鄉中心學校校長白來保有了租地種菜的想法,上報后,立即得到縣、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于是,白來保找到學校附近的村委會領導,經過多番協商,以800元/畝/年的租金,將附近的112畝地租了下來。

    在鄉政府的支持下,學校買來了兩臺農耕機。聽說駕車鄉中心學校要自己種菜、搞養殖,紅河縣委縣政府很支持,鄉政府支持了2萬元租地,還免費送來了鴨苗,縣農業局送來了魚苗。白校長有了自己的規劃,15畝用來放稻田魚,留出7畝放鴨子,還要建個豬圈,其余的就全部種蔬菜。東拼西湊了30多萬元,蔬菜基地、養殖基地就弄好了。

    今天,駕車鄉中心學校的養殖業辦得熱火朝天——圈里有32頭肥豬,塘里有1000多只下蛋鴨子,還有近4萬多尾鯉魚,極大豐富了學生們的餐桌。蔬菜基地也是品種豐富,黃瓜、茄子、西紅柿、辣椒、七葉瓜、空心菜、大白菜,有十多種蔬菜。

    駕車鄉有22個小學和教學點,3000多名小學生。有7個小學有食堂(有很多學校人數少沒有開伙),這些學校的蔬菜都是白校長的蔬菜基地供應,蔬菜基地能夠供應1200多名學生吃菜,而且還有大量剩余。只是豬肉還需要外運,基地每周只有2頭豬出欄,僅能供應鄉中心小學的907名學生吃肉。

    養殖基地變成“社會大教育”課堂

    六年級學生小梅說,現在學校不光是中餐免費,晚餐也免費,吃得比以前好多了。她說,她覺得“太幸福了”。

    三年級學生黑山說,每次學校殺豬他都要去圍觀,除了覺得好奇外,他還很饞肉,自從學校養豬后,現在幾乎每天他都能吃到肉。

    在此之前,有貧困補助的學生吃晚餐也能免費。只是那個時候一個星期才能吃一頓肉。白校長解釋說,國家規定補助3元錢,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錢付了運費,而且在運輸途中蔬菜還會損壞,3元錢的補助大半部分都吃不到學生的嘴里。現在自己種菜、養豬了,菜的成本降低了,學生的飯碗分量就足了。

    勤工儉學帶來的不僅是豐富的伙食。學生小張說,老是待在教室也會悶,現在有機會下田勞動,他最喜歡的課就是每周的勞動課,在地里,可以認識很多之前不熟悉的植物,“在菜地里認識的植物很容易記住!”

    以往,老師的教學局限在不足60平方米的教室里,很多來自農村的孩子卻連一些常見蔬菜都不會識別。白校長說,以往的教學中重知識理論輕實際操作,學生學到的是空洞、乏味的理論知識。現在有了100多畝的蔬菜基地,這就是一個教育基地,鋤草、拔草這些簡單的活兒學生自己干,大一點的學生還知道怎么操作機械犁田,看看技術人員養豬,養鴨,為圈舍消毒。看得多了,孩子就懂了,比光教理論效果好得多。“將來學生到了社會,適應能力也會很強。”

    自從弄了蔬菜和養殖基地,白校長還冒出了很多教學靈感。“走出小教室,辦大教育”的辦學理念就是其中之一。白校長認為,基地對當地的產業發展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有些人認為,駕車這個地方栽不出蔬菜。但現在學校蔬菜基地建起來了,證明了這里是完全可以栽出蔬菜的。”

    雖然邊遠、貧窮、落后,但只要努力,一樣能過上好日子。紅河縣委、縣政府對駕車鄉中心校的基地進行調研后,提出了“以勤工儉學基地為引領,帶動駕車百姓改變生產方式”,這讓學校的老師們感到很欣慰。

    技術人員缺乏成發展“瓶頸”

    據介紹,今年駕車鄉中心學校的勤工儉學基地有10萬元純收入,除了成本外,結余部分全都用于學生的生活補助。

    但是,自從搞起基地以后,一些新的情況讓白校長覺得不太適應,他認為自己對駕馭市場行情能力還很欠缺。自從2012年4月承包以來,栽種出來的蔬菜共有46390斤(約23噸),現在駕車鄉的學校都吃基地的菜,菜多了,為了把菜賣掉,學校還把菜拉到附近樂育鄉的中小學校,可是還是有些供過于求,只得把菜拉到縣城去賣。

    還有一件讓他更擔心的事,就是技術人員的嚴重缺乏。基地的工作人員以聘請的技術人員為主,以師生(班級)為輔,師生的勞動屬于“重在參與”,并不能干所有的活計。“那么多的地,都是些小學生,能干多少呢?”白校長感覺到,壓在自己肩上的事情太多,有點忙不過來。(王宗林)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