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上海探索農村集體產權改革
2012-11-15

 上海探索農村集體產權改革

2012年11月15日  來源:半月談

  “人人有份,實則人人無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改的就是這個。”上海市郊閔行區九星村原村黨委書記吳恩福對半月談記者這樣說。他所在的村,17年前就起步探索這一改革。
  
  “人人有份,實則人人無份”,其實質就是集體產權的不明晰。上海市農委人士說,這就像一扇擋在農民和集體資產之間的“玻璃門”。改革就是要消除這扇“玻璃門”,讓農民面對集體資產,不僅看得到,而且“摸得著”,能夠共享資產的收益。
  
  “急不得、慢不得”
  
  對于農村集體產權的改革,吳恩福的最深體會是“六個字”:“急不得,慢不得”。

  “慢不得”,是對改革而言。經過多年發展,村鎮集體積累了巨額資產。這份資產如果繼續產權不清,管理缺乏透明度,農民就會疑惑;一旦發生資產流失問題,勢必形成農村的不穩定因素。“急不得”,是對于具體操作而言的。這個改革“太復雜了”,沒有親身經歷過,就無法切實體會到。
  
  吳恩福給記者看改革時設計的一張農齡統計復核分析調整單。他說:“這張表格實在應該申請專利。這里面考慮了農民各種各樣的情況,包括共性的,也包括個案的。”單單農齡統計這一項基礎工作,就要對應多少歷史情況、家庭情況甚至是“千奇百怪”的特殊情況,還要經過反復核查、張榜公示、簽字確認等手續和程序。
  
  上海市農委主任孫雷說,目前在大城市郊區,農村集體經濟已經有了新型合作經營的內在要求,方向是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牽涉農民的財產利益關系,是一種“利益確認和再調整、再平衡”的過程,所以試點探索的基本規律是各方互動、認真謀劃、謹慎推進,千萬“急不得”。
  
  上海在全國較早探索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將集體資產以股權形式量化到人,并按股進行收益分配。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再加上集體經濟的持續發展,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形式也不斷創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改制形式上,目前滬郊的試點地區已由存量折股型為主,逐步豐富為存量折股型、增量配股型、土地入股型等多種形式并存。
  
  在登記形式上,由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逐步發展到社區股份合作社,正在探索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等登記形式。在改制層面上,由村級集體經濟改制為主,逐步拓展為村聯合改制、鎮村共同改制、鎮級改制等多個層面。
  
  不能簡單地“一分了之”
  
  吳恩福不同意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簡單歸結為“分資產”,更不能“一分了之”。改革了,但集體經濟不能“散伙”。
  
  九星村沒有搞土地出讓這樣的“一錘子買賣”,而是守住村里的集體用地,“不建洋房建廠房”,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留下最為珍貴的土地資源。隨著上海近郊的深度城鎮化,九星村在土地和廠房資源的基礎上開辦后來在全上海都有名的“九星市場”。目前入駐的五金、燈飾等商戶超過8000家,去年銷售額超280億元。
  
  對上述做法,吳恩福形象地稱之為“種磚頭”。他說,過去農民種地,一茬又一茬。如今在土地和廠房資源的基礎上經營市場,就像是“種磚頭”,也要一茬接一茬,讓村級經濟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村民在其中所享有的份額更明晰,也能“一茬又一茬”,建立村民財產性收入的長效增收機制。但如果“一分了之”,還怎么談得上這些?
  
  上海市農委人士也認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歸根結底是清產核資、產權明晰,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每個成員的合法權益,在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過程中,讓農民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從這個根本上來說,資產量化、股份到人,就是要保障農民的長期收益權。簡單地“賣光、分光”,只能是短期收益,談不上長期收益權,農民難以共享經濟社會長期增長的效益。
  
  記者在滬郊城鎮化程度較高的閔行區了解到,就算是一些已經撤村的地區,在集體產權改制過程中,選擇以入股形式兌現量化資產的村民還是“大頭”。畢竟,選擇現金兌現,難以獲得長期收益。
  
  當前,上海的探索還在深化。孫雷告訴記者,上海已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改制為主,向探索鄉鎮級集體經濟組織改革試點推進。在率先嘗試鄉鎮一級集體資產產權改革的松江區,去年已在全區范圍內全面推開。
  
  改制后村干部
  
  “請人吃飯也要多考慮考慮”
  
  在采訪中,閔行區農委相關負責人王彩儀說,凡是經過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村,都有一個可喜現象:干部“請客吃飯,需要多考慮考慮”。因為村里的招待費在村民監督之下,沒有理由地花,到時候就難以交代。
  
  上海市農經站站長方志權說,農民信訪,一般都集中在土地和集體資產處置的問題上。從治本角度來看,只有明晰產權、明確主體,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民主自治權利,才能有效預防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中的不規范行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與農村社會管理體制創新連在一起的。
  
  從上海的探索實踐中可以感受到,至少有三個關系,需要始終關注和把握:一是政府推動和村民自治的關系。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推動,同時也一定要尊重集體經濟組織大多數成員的意愿,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則,使改革成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自覺要求。
  
  二是成員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改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是一種按份共有的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既對成員(股東)利益負責,又對地區集體經濟發展負責。改革后的集體經濟組織,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結構和制度,加快形成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要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讓成員共享改革的收益和成果。
  
  三是產權制度改革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關系。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從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來整體謀劃和推進。
  
  產權制度改革后,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組織應發揮各自職能,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新的集體經濟組織要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集中精力從事集體資產的經營和管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