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對流浪兒童開展應急性救助
2012年11月26日
伴隨著天氣日趨寒冷,遼寧省沈陽市針對流浪兒童開展冬季“應急性救助”,讓流落在街頭的流浪兒童不再感受嚴寒并力爭幫助找到監(jiān)護人,防止意外情況發(fā)生。
沈陽市救助管理站站長甄海軍介紹,全市近10年時間共收留了6000多名兒童,通過救助的方式被送回家的孩子每年都有500多個。此次“應急性救助”活動將形成常態(tài)化,從每年11月開始,到第二年3月結束。“我們針對天氣轉冷后在外流浪的人群,提供及時的救助行動,通常除白天的正常救助工作外,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分成8個小組,輪流值夜班,每天3個人加一臺流動救助車,從18時到23時在街頭幫助流浪人員。”他還表示,根據相關政策規(guī)定,對于這些未成年的流浪兒童不管是否為自愿,多數采取強制保護性救助措施,救助站在發(fā)現(xiàn)流浪兒童后,要起到臨時監(jiān)護人的作用。
甄海軍透露,被送回去又多次成為流浪兒童,已經成為流浪兒童救助工作目前面臨的最大尷尬。從某種層面上,送孩子回家有時僅僅是救助的開始,對救助站來說,把孩子送回家可以說是完成了整個救助過程,但從孩子的層面,卻沒有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擺脫流浪的狀態(tài)。因此,需要全社會尤其是被救助流浪兒童的家庭,能夠真正負起責任,為流浪兒童撐起一個家。
據悉,在沈陽對流浪兒童開展“應急性救助”活期期間,救助站會為他們提供食宿,通常情況下流浪兒童最長能在救助站待2個月時間。此間救助站通過公安機關先來核實兒童的身份,然后由救助站負責聯(lián)系兒童監(jiān)護人或當地政府領其回家。但如果連公安機關都無法查明身份的黑戶兒童,則由救助站直接送至安置點或福利院。與此同時,沈陽市救助管理站專門成立心理疏導中心,對流浪兒童實施必要的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