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山城農民工子女有了心靈家園
2012-12-03

 山城農民工子女有了心靈家園 

2012年12月3日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重慶是一座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特點為一體的特大城市。近年來,大批農村人口進城務工,隨之產生了龐大的“農民工子女”群體,其中一部分人隨父母進城,另一部分則留守農村。如何解決好農民工的后顧之憂,化解他們子女生活、學習上的難題,讓孩子擁有幸福童年,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在團中央的統一部署下,重慶各級團組織全力推進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志愿服務行動(以下簡稱“關愛行動”)。團重慶市委負責人說,重慶團組織嚴格按照團中央“機制、隊伍、內容、陣地‘四位一體’”工作格局深入開展關愛工作,努力將關愛行動打造成重慶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新名片,“讓農民工子女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愛,讓咱們的農民工兄弟安安心心工作”。

  點亮姐妹舞蹈夢

  伴著志愿者手機里播放的樂曲,王靚、王莉、王萍三姐妹輕快地跳起舞來。在這套簡陋的租賃房里,三姐妹沉醉在舞蹈帶給她們的快樂之中,自信、陽光的笑容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名志愿者。

  這是一個貧困的五口之家,此前在重慶務工的爸爸患有胃病,媽媽沒有正式工作,一家人以賣菜為生。三姐妹從小就乖巧懂事,節假日都會幫父母賣菜。三姐妹都非常喜歡跳舞,可是沒錢參加專業培訓,只能在看電視時,記下動作,再根據記憶進行模仿。

  一次敲門聲,喚醒了她們沉睡已久的“舞蹈夢”。

  那是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進行的農民工子女情況大摸查行動。志愿者了解到三姐妹希望學習舞蹈的心愿,將情況很快反映到團南岸區委,團區委有關負責人迅速行動,為三姐妹送去相關書籍。南岸區后堡社區主動聯系三姐妹,邀請她們加入共青團市民學校組織的“少兒藝術團”,并有舞蹈老師專門到三姐妹所在的學校指導她們跳舞。

  在共青團的幫助下,三姐妹的“舞蹈夢”實現了,她們在社區找到了一片屬于自己的成長土地,她們變得更加自信,“感覺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樣了”。

  在重慶,還有許多孩子像三姐妹一樣,通過共青團市民學校的關愛大摸查,找到了實現夢想的平臺。目前,基于重慶已建成的2093所共青團市民學校,關愛行動在各個社區深深扎根。

  各級團組織依托共青團市民學校這個大平臺,通過深入摸查,將全市67萬農民工子女的信息匯到一起,成為團組織開展關愛行動工作時心中的一本細賬。

  培育陽光籃球少年

  當地人提到臨渡小學的時候,都會稱贊那里的小小籃球隊——“那里的娃兒籃球打得好哦!不得了!”

  臨渡小學是位于重慶市合川區城鄉接合部的一所普通鄉村小學,規模不大,只有200多名學生,其中絕大多數是農民工子女,學校只有10名教師,而且年齡普遍偏大。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的志愿者服務隊了解到相關情況后,自發聯系學校校長,提出利用學校關愛行動“七彩小屋”的設施條件,定期開展關愛志愿服務活動。

  “可能是長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緣故吧,我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孩子的時候,覺得他們都有點孤僻怕生,于是,我們就試著用文體活動讓他們動起來,敞開心扉。”志愿者服務隊的負責人廖再秀說,正是因為找到了體育和文娛活動這個孩子普遍感興趣的渠道,孩子們和志愿者的心理距離迅速消除,關愛行動很快取得成效。

  起初,以前很少接觸籃球的孩子還不太會玩,他們覺得搶到球,扔進籃筐就行,無視競賽規則和動作規范。志愿者從零教起,按照不同年齡段對孩子進行分組,教他們籃球規則和技巧。很快,孩子們就對這項運動著迷了,球技也進步很多,更讓老師高興的是,孩子們在練球過程中,彼此的交流越來越多,友誼加深了,也更開朗了。

  今年8月,在四川樂山舉辦的希望小學籃球賽上,臨渡小學籃球隊從45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現在,這些孩子在區里都出了名,大家都知道他們是陽光籃球好少年。

  憑著對志愿行動的熱情和各種拿手絕活兒,重慶各界尤其是青年群體紛紛加入“關愛行動”,結合自己的特長,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農民工子女在課堂學習之余,更加全面地成長。

  今年,重慶團組織從農民工子女喜愛的文體活動入手,在全市試點建成4個關愛農民工子女“鄉村運動加油站”,讓農民工子女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培養更加強健的體魄。
 
  驅散少女心靈陰霾

  甜美的《蘋果歌》在整形美容醫院住院部響起,小女孩清脆的歌聲撥動了病房里每個人的心弦。兩名來自共青團市民學校的志愿者正在教小琴(化名)唱英文歌曲。

  12歲的小琴來自重慶市梁平縣的一個農村,家境貧寒,母親長年患病,父親在外打工,年幼的她一人扛起照顧母親和弟弟的重擔。不幸的是,不久前,弟弟誤用獵槍近距離打中小琴面部,幾十顆鋼珠布滿頜面,10顆鋼珠進入顱內,致使小琴右眼失明,并發癲癇,面部容貌損毀,學業無法繼續。

  團重慶市委獲悉小琴的情況后,立即與媒體聯動,推出專題報道,借助微博、QQ群等新媒體,倡議全社會幫助這個不幸的孩子。活動引發強烈反響,在團組織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這個不幸但堅強樂觀的小女孩,紛紛伸出援手,希望幫助小琴度過難關。

  重慶團組織聯系醫學專家對小琴的病情進行會診。經過精心診治,小琴的病情暫時穩定。兩名共青團市民學校駐校志愿者丹兒姐、艷兒姐每天下午都會去病房探望小琴,陪她聊天、談心,教她唱歌。愛學習的小琴還不時讓志愿者給她講故事,教她學習英語。

  如今,三人情同姐妹,志愿者讓小琴逐漸樂觀開朗起來,心靈的陰霾逐漸散去,學會勇敢地面對病痛。

  像小琴這樣需要特殊關愛的農民工子女,一直都是重慶團組織“關愛行動”的重點。在農民工子女情況大摸查的基礎上,重慶團組織特別關心這些家庭條件困難的農民工子女,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建立起“及時發現,志愿跟進,廣泛動員”的機制,為他們提供更加全面的關愛。

  “七彩小屋”里的親情溝通

  “媽媽,你啥時候回來?”重慶永川區望城路小學五年級學生范曉宇利用課余時間,來到學校新建成的“國家電網·七彩小屋”,和在深圳打工的媽媽視頻聊天。

  曉宇在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媽媽一直在外地打工,幾年才回家一次。對這個年幼的孩子而言,“媽媽”是個模糊的概念,他甚至“已經記不得媽媽的樣子”。

  和媽媽聊天時,曉宇話不多,媽媽問一句,他答一句,不過,兩只眼睛卻睜得很大。曉宇說:“要把媽媽的樣子記下來!”

  如今,他能經常看見媽媽了。團重慶市委聯合重慶電力公司加快關愛行動陣地建設,在農民工子女集中學校建立了集快樂閱讀、親情溝通、文體娛樂、心理咨詢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電網·七彩小屋”,按照“七個一”標準配備室內器材,每間小屋都有一部電話、一臺電腦、一臺電視機、一臺DVD影碟機、一臺電子琴、一套青少年讀物、一套娛樂器具和體育用品。所有“七彩小屋”對農民工子女免費開放,并有志愿者定期在“七彩小屋”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據團重慶市委志工部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像“國家電網·七彩小屋”這樣的“七彩小屋”,在重慶共有243個,比去年同期增長42%,覆蓋重慶40個區縣。“七彩小屋”為農民工子女筑就了另一個心靈家園,他們在這里增長知識,收獲快樂,感悟親情。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