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中國關懷留守和流動兒童
2012年12月13日 來源:南方日報
在公益的道路上,安利2012年的足跡可圈可點之處頗多,其中包括致力于貧困地區農村寄宿生營養改善的“春苗營養計劃”、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彩虹支教計劃”、關心流動兒童成長的“陽光成長計劃”等眾多公益項目。
在上述公益項目的背后,均能看見安利公益基金會的身影,該基金會由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捐資1億元人民幣設立,其宗旨是“匯聚愛心,傳遞溫暖”。在關愛弱勢群體,特別是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關懷與保護的道路上,安利公益基金會一直在行走,目前有40萬留守和流動兒童從中獲益。
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營養
“春苗營養計劃”自2011年6月啟動以來,迅速在中西部6省市選擇留守兒童集中的寄宿制學校,由當地政府落實廚房用房、廚房管理員,由安利公益基金會捐贈廚房設備。
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安利派出了600多位志愿者督導項目實施及食品營養安全,并以飯卡形式有效利用各級財政為農村學生發放的膳食補貼,讓眾多以留守兒童為主的農村寄宿生告別單調乏味、營養貧乏的簡易飯食,吃上葷素搭配、物美價廉的營養餐。這種政府、民間組織、志愿者高效整合的工作機制,已被業內總結為“春苗模式”。
去年,安利在廣西、重慶、陜西、河北、湖北、安徽6省市,建成了300所“春苗營養廚房”;今年則繼續出資2000萬元,集中在湖北、寧夏、河南三省再建成了400所春苗營養廚房。
在第700個春苗營養廚房落成儀式上,中國關工委與安利公益基金會簽署了2014—2016新的三年戰略合作規劃協議。安利公益基金會2013年的目標是建成1000個春苗營養廚房,而在接下來的3年,安利還將繼續與中國關工委深入合作,在不低于頭3年投入的基礎上,在尚未實施春苗營養計劃的22個省區加大加快捐建春苗營養廚房。
資助人群范圍不斷擴大
“春苗營養計劃”是安利公益基金會的三大核心項目之一,其他兩大核心項目分別是“彩虹支教計劃”和“陽光成長計劃”。這三大核心項目已讓40萬留守和流動兒童獲益。
隨著各項計劃的深入進行,安利公益基金會開始對策略作出調整與優化。變化首先發生在對受助群體的界定上,“農民工子女”這個帶有標簽化的詞語被刪去,新的定位是,針對中國整體的貧困兒童,而資助的方向也進一步清晰,其一是營養,其二是教育。
除了三大核心項目之外,安利公益基金會正在積極籌劃兩個教育領域的新項目。按照年齡區分,分別是針對3-6歲兒童的鄉村幼兒園計劃;針對15-18歲“三失”人群(失學、失管、失業)的社區培訓計劃。這意味著安利公益基金會資助的人群,覆蓋了從3歲到18歲的貧困兒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