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救治貧困聽障兒童
2013年03月14日
甘肅省財政今年繼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貧困聽障兒童救治,以盡早建立起新型新生兒聾病防控預警體系。
甘肅省聽力障礙發病率高于全國,新生兒先天性耳聾的發病率為1‰—3‰,目前全省有7歲以下聾兒2萬多名,并且每年因各種因素影響致使近1000名新生兒成為先天性聾啞患者或者聽力障礙者。早期干預是先天性聽障兒童康復最有效的措施,但很多家庭因無力承擔昂貴的救治費用而放棄。對0—7歲兒童進行聽力篩查,并給予免費治療,有助于患兒早日康復,減輕患兒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2012年,甘肅省政府將貧困聽障兒童救治工程列為10項32件為民辦實事之一,共籌措資金2930萬元,其中中央項目資金930萬元、省級財政項目資金2000萬元,對全省19.7萬7歲以下兒童進行聽力篩查,為篩查出的300名貧困聽障兒童植入人工耳蝸。其中,中央項目是“七彩夢行動計劃”貧困聾兒人工耳蝸項目,由財政部和中國殘聯共同實施,下達甘肅省100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任務;省級項目中,每名聽障兒童的人工耳蝸植入費用為16.5萬元,省級財政補助8.5萬元,其余費用按新農合有關政策規定報銷。
甘肅省通過實施2012年貧困聽障兒童救治工程以及此前的出生缺陷防治工程—聽障兒童救治項目,全省兒童聽力篩查率已由2008年的3.6%上升到目前的80%,“新生兒防聾體系”(即篩查、診斷、干預、救治體系)完全建立。全省基本實現“第一時間篩查出聽力異常新生兒、第一時間發現患兒病因、第一時間發現遲發型聽力損失高危兒”的目標,為下一步從根本上實現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及早治療,降低重大先天性出生缺陷—聾啞疾病,建立新型新生兒聾病防控預警體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