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農民工代表的“中國夢”
2013年03月15日
如果說來自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周振波和來自北京的全國人大代表朱良玉在履職時有什么相同之處,那就是他們以代表身份發言時的語氣。
在兩個代表團里很容易聽出他們迥異于別人的迫切心情。
3月8日上午,輪到自己發言時,37歲的上海德力西集團變壓器制造公司車間主任周振波對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等人說:“我直接提建議。希望對農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這方面,政策再進一步放寬。”
周振波是一位只有初中學歷的農民工代表,他談了兩個問題,都與融入這座特大城市有關。
他說,上海已經嘗試對部分農民工,根據貢獻大小、納稅情況、工作年限等,允許其子女在當地上高中和考大學,聽說大多數地方沒有這個政策。“我希望這個也向全國有農民工的城市推廣,我相信我們上海在中國差不多是數得著農民工最多的城市了,在上海能這樣實行,全國各個城市通過努力更能實行。”
另一方面,他表示希望上海的政策“進一步放開”。“當然,如果一下子打開是不現實的,畢竟教育資源有限,讓所有農民工子女都在當地上學不現實。但是希望慢慢來,逐步來。”
在不足6分鐘的發言里,周振波像機關槍一樣,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了打工子弟的民辦學校、缺乏社會保障的家政人員等的問題,“希望對這一部分的兄弟姐妹也制定一些政策,讓他們也能享受到黨和政府給予農民工的關心。”
在北京代表團,當著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等人的面,北京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淀保安分公司經理助理朱良玉也是以飛快的語速念了一段數字。
他當了20年的農民工。他說,截至2012年底,全國的保安已經到了430萬人,是在編警察和現役解放軍的總和。他呼吁政府各個部門“給保安公司政策傾斜”,改善保安隊伍的從業環境,同時表示“我們也加強自律,贏得群眾對我們的信任。”
朱良玉代表說,大家正在熱議“中國夢”,中國農民工有兩億多,接近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我的夢想是希望流動人口更加穩健、更加幸福。“我指的穩健是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家庭化遷移’。幸福是指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融入城市,通過戶籍改革,分享改革紅利。”
他在這次會上也簡單談了自己的個人的夢想:“我的孩子今年13歲,上初一,如果說我孩子上高中的時候,教育制度改革了,不用回山東念書了——我感覺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夢想,也是我們這個年齡段流動人口共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