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發布幼女性侵報告
2013年05月27日 來源:新華網
“熟人及家庭內作案多”、“特殊場合的親近要提防”……近日,重慶市沙坪壩區檢察院發布《性侵害幼女案分析報告》,根據該院所辦案件,總結出此類案件的特點及防范舉措。
家庭內部作案多
報告稱,熟人作案,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中較常見,多發生于家庭內部的養父和養女之間。
檢察官認為,對未成年女孩性侵犯往往有其特定的發生條件:再婚家庭、母親缺位家庭、父親服刑或父母有嚴重不良行為等,“特殊家庭中,越是親近、越是熟悉,遭遇侵害幾率越大,捂得越嚴實。”
避免特定場合的親近
近年來,未成年人性侵案出現多領域、多場合結合的特點,如老師、校長性侵留守女生案,校園周邊社會人員侵害案,從醫人員猥褻少女案等。
分析報告稱,家長要教會孩子在特定場合保護自己。如遇異性醫生檢查,可要求女護士陪同,這也是衛生部門的要求。如有男老師課后輔導,女孩不要單獨到其寢室。
“隔壁單身大叔”要提防
報告指出,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留守兒童遭遇鄰居侵害的情況比城市更多。
檢察官提醒,鄰居若有離婚男性、與妻分居男性和中老年單身男子,家長要格外注意,不僅要觀察孩子和他們接觸的過程,更要留心該鄰居性情、談吐是否古怪,是否無端贈物品給自家女孩。
8歲至11歲學齡女童最易遭侵害
報告顯示,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中,被害人多為8至11歲的學齡女童。
檢察官分析認為,家長經歷了嬰兒、幼兒期對孩子腳跟腳的照顧后,終于熬到孩子獨立上學的年紀,于是對孩子的監護意識有所減弱,取而代之的是,把對孩子的管教全寄托給學校。但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自我保護意識還很弱,不懂得拒絕、不善于甄別是非善惡,容易成為被侵害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