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兒童意外傷害防范
2013年06月26日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于量6月26日報道: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但這一天性也往往容易引發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暑期將至,如何才能讓孩子免受意外傷害?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貢海蓉25日作客上海科普大講壇。她表示,預防兒童意外傷害,家長切勿矯枉過正。
意外傷害堪稱兒童的第一殺手。據貢海蓉介紹,目前我國0到4歲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率相對于同年齡階段肺炎和腫瘤死亡率的總和。兒童意外傷害由于往往致殘致死,后果非常嚴重,對于整個家庭將帶去毀滅性的打擊。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年齡是1至5歲。不僅在我國,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的情況也是如此。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不僅需要家長的重視、醫療從業人員的呼吁,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防范。
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有車禍、墜落傷害、淹溺、燙傷、中毒、異物進入等。一個熱水瓶、一罐藥丸、一根竹簽都有可能給孩子帶去致命的傷害,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對于兒童生命安全的潛在威脅,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貢海蓉同時提醒,并不能因為可能發生的危險,就把孩子禁錮在家中,剝奪他們去探索、去發現的權利。貢海蓉表示,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總是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不僅時時刻刻叮囑“這個不要動,那個不要碰”,甚至不讓孩子輕易外出。在她看來,這無疑是矯枉過正之舉。
貢海蓉指出,從來沒有跌倒過的孩子不可能健康地成長。與其不讓孩子“跌倒”,家長更需要做的是為孩子創造一個可以“跌倒”的安全環境:“以日常家具為例,兒童家具的邊角都應該采用圓弧形的。因此即使孩子的腦袋撞在桌椅邊角上,也不會輕易磕破。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孩子可以自由玩耍,即使摔跤跌倒,也不至于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