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老師媽媽”
2013年07月04日 來源:中安在線
作為鄉村小學老師,她堅持辦免費輔導班10年,義務照顧留守兒童,幫助近百名孩子走好成長路。
“孩子的生活、教育問題時時困擾著我,感謝您好心的程老師使孩子改變了學習態度,提高了學習成績,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讓我能安心在外打工。 ”這是黃山市黟縣宏村鎮龍川村一位留守兒童家長從外地寄給程建慶的感謝信,感謝程建慶幫助他留守在家的孩子重新走上健康成長道路。程建慶是黟縣宏村鎮龍川小學一名普通教師,2003年以來,她向留守兒童播撒愛心,義務輔導他們學習,給予他們親情關愛,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老師媽媽”。
龍川村的青年夫婦大多外出務工,留孩子在家上學。這些留守兒童或隨爺爺奶奶生活,或寄住在親戚家,有的甚至由哥哥姐姐照顧生活,“大孩子帶小孩子”。程建慶看在眼里,痛到了心里。她毅然在家里辦了個免費輔導班,“輔導”孩子的學習、生活。
說是“輔導”,其實更多的是關懷、照顧。龍川小學三年級學生王寶琴,父母長年在外務工,她跟年邁的外婆一起生活,漸漸地養成了一些“壞毛病”,如不講衛生、迷戀電視等。程建慶得知后,讓小寶琴參加了輔導班。程建慶幫她制定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她的作息時間,還手把手教她洗臉、扎小辮子。為了改變小寶琴學習態度,程建慶還別出心裁地制定學習獎勵辦法,用小禮品、好玩的游戲等作為她好好學習的獎勵。一段時間后,小寶琴又恢復了講衛生、愛學習的好習慣。
“我要努力學習,讓"老師媽媽"開心。 ”留守兒童湯濤濤抓著程建慶的手堅定地說。他長年寄住在伯伯家里,心靈孤單,漸漸變得非常敏感,沖動、易怒。大人批評他一下,他就會離家出走;不愿與同學一起玩,稍有矛盾,就沖上去動拳頭。湯濤濤的父母著急又無奈,他們打電話向程建慶求助。程建慶經常放學后帶湯濤濤回家,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他,與他交流談心,帶著湯濤濤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戲,用親情溫暖他稚嫩的心靈。感受到程建慶媽媽般的濃濃“母愛”,湯濤濤像變了個人,性格變得溫和,又和同學們玩在了一起。
程建慶“老師媽媽”的美名傳開后,很多人都將留守孩子送到她家。現在,程建慶每天晚上都要輔導十幾個孩子學習。家人很擔心程建慶不分白天晚上,照顧這么多孩子,身體吃不消,勸她少接收留守兒童。程建慶自己也常常感到很疲勞,但“看到孩子們純真快樂的笑臉,所有的苦累一下子就都煙消云散了,孩子健康成長給了我堅持做下去的動力”。
自2003年至今,已有近百名留守兒童在程建慶這位“老師媽媽”的呵護和教育下,順利走過自己的童年路,茁壯成長,有的已步入社會,成為有用之才。
【記者手記】
程建慶傾注真情,精心呵護留守兒童成長,為“母愛偉大”增添了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