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綁教育”凸顯留守兒童之殤
2013年08月07日
四川達州渠縣一位奶奶將從小帶大的兩個孫子,親手捆綁在屋檐柱上,萬萬沒有想到竟導致孫子命赴黃泉。經警方調查,兩個小孩為壓迫心臟導致窒息死亡,已基本排除中毒、謀殺等可能,相關的法醫鑒定將于本周完成。
外出務農兩孩子被捆綁致死
7月28日,轄區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兩個孩子被捆綁致死。
據渠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重案中隊民警調查,7月28日上午8點許,達州渠縣清溪場鎮七眼村村民張麗因早上出門做農活,為防止孫子魏明和魏華不聽話,就用長2米多、寬3厘米多的布帶(以前背嬰兒時期的孫子用的)將兩人捆綁。根據現場調查,張麗先將布帶對折捆在屋檐柱上,留出兩布帶頭,兩邊綁在孫子的腹部位置,隨后打上死結,布帶被拉得緊緊的,兩個孫子的腳只能剛好站在地上。
半小時后,張麗摘菜回到家,看見魏明和魏華雙雙癱軟地吊在布帶上,布帶已經移至二人的胸部。最后找來鄉村醫生,發現兩個孩子已經氣絕身亡了。
孫子調皮奶奶總是賠禮道歉
“這兩個孫子從小性格就很調皮,遭到同村的人討厭。”據了解,張麗為了不讓孫子到處惹是生非,才將其捆綁在屋檐柱上。
據村民反映,張麗的大孫子魏明,6歲,小孫子魏華,4歲,年紀雖小,但特別頑皮:哥哥帶著弟弟撬爛村民房子的門窗,翻進去偷東西;在公路上擋來回的車輛;和同學打架,破壞學校設施設備。魏明的姨婆說,魏明和魏華來家耍時,把她的金項鏈偷走了,此后張麗再沒把孫子帶來過。
“村里的小霸王,難管教。”同村的十幾戶村民也對魏明兩兄弟的行為感到不滿。張麗因愧疚在心,一直向村民賠禮道歉。“捆綁純屬無奈之舉。”有村民說。
據介紹,張麗的兒子在外打工,兒媳婦生下老二不到一個月就離家出走,張麗邊照顧孫子邊務農。
原諒母親兒子提交諒解書
記者近日來到渠縣清溪場鎮張麗的家里,張麗面色蒼白、十分憔悴,坐在昏暗的房間里,桌上還擺有藥品。“孫子走后,張麗的情緒一直不穩定。”張麗的兩個親戚整天陪著她,以防她想不開。
張麗的小兒子魏科從重慶回到家中,看見曾經活蹦亂跳的兩個兒子冰冷地躺在地上時,與母親抱頭痛哭。“我的小孩從生下就是我媽帶,我相信她不會害死孩子,這純屬意外,我不會對她追究一切責任。”魏科在諒解書上寫道。
張麗已通過取保候審回到家中。“我們村基本上90%的孩子都是由奶奶爺爺帶大。”當地一村民說,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掙錢。
律師說法
肇事奶奶可以不被起訴
湖南聯合創業律師事務所劉志強
張麗把孫子“捆綁”起來,因為疏忽而沒有預見到會發生死亡的后果,其行為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國現行的法律、司法解釋沒有對該罪的“情節較輕”作出明確的界定,這需要辦案機關根據具體案情來把握。
本案是一起家庭悲劇,張麗的行為雖然涉嫌犯罪,但是其主觀惡性和再犯罪的人身危險性很小,加之當事雙方有刑事和解的基礎,根據《刑訴法》第二百七十九條的規定,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法院也可以根據《刑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對張麗宣告緩刑。
讓一部分留守兒童成為流動兒童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全國婦聯特聘專家高志強認為,這是一起管教不當的有不良行為的單親家庭隔代監護留守兒童極端案例。
據調查,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委托監護人,80%以上為其祖輩親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高教授指出,祖輩親人管教未成年人的方式方法一般嚴重不當。如本案中的小孩,由于早期教育不當,導致其養成偷盜習慣,引起四鄰和親戚們的不滿,捆起來也是無奈之舉。但由于老年人缺乏知識,沒有意識到目前天氣炎熱,被捆孩子肯定掙扎,高溫加上體力消耗,從而導致其不幸身亡。
談到留守兒童問題,高教授認為,這是中國農村勞動力往城市轉移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是中國社會轉型期的階段性產物,由于城市容納能力有限,從而導致其家庭結構異化(父母與子女分居)。國務院、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問題,但解決策略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如何實實在在地關愛留守兒童,高教授今年5月18日在全國婦聯組織召開的全國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總結推進會上提出:農村留守兒童的解決策略,關鍵是實現留守兒童減量化,一方面,依托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讓一部分農村留守兒童隨父母居住并就學(即成為流動兒童),實現其家庭結構常態化。另一方面,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家庭農場”的概念,即未來將是部分青壯年農民成為家庭農場主,回歸家庭結構常態化。
高志強認為,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將會逐步縮減,但縮減的前提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學前教育機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教育容納量、廉租房供應等。
相關新聞
女嬰體內被插進4根繡花針
近日,一名11個月的淮安女嬰被查出體內有多個金屬異物,通過淮安婦幼保健醫院手術取出后發現,正是家用的繡花針。
8月6日上午9時,據兒外科主治醫師介紹,整個手術過程非常兇險,稍有疏忽,針尖就有可能刺傷嬰兒內臟器官。
四根繡花針由于長時間在女嬰體內,已經銹跡斑斑,其中一根繡花針斷成兩截。是什么原因導致繡花針進入女嬰身體的?其家人不愿多講。但醫生表示,這個針肯定是人為插進去的。目前警方已經介入此事件的調查。
時事辣評
“捆死孫子”的無知與無奈
袁云才
兩個小孫子調皮搗蛋,奶奶張麗就用繩索來“管教”,外出勞作時將其綁到屋檐柱上,不料致其雙雙窒息死亡。發生在渠縣的這起悲劇,令人嘆息和震驚!奶奶,你那根繩子勒得太緊了,你為什么要勒這么狠呢?
死去的兩個孩子不可能再知道答案,我們也只能從過程的細節來猜測。張麗先前多次采用過這“捆綁”法,都未曾出事,這回勒得極緊,大概是因為兩孫子以前掙扎甚至掙脫過。也就是說,她的捆綁根本未曾產生管教之效,于是加大勒緊力度。這就出現惡性循環:捆得越緊,孫子越生逆反心理;逆反加劇,就捆得越緊,終致悲劇發生。
聽說蟒蛇纏人,是隨著人的每一次呼吸而越纏越緊,實際上也是一個惡性循環過程。張麗用繩索,主觀上是好的,是恨鐵不成鋼,客觀上卻不知不覺扮演了蟒蛇的角色。這種偷懶式的粗暴管教,當然是源于無知,但痛定思痛,我們也不能漠視其背后的無奈因素。
孩子的父母一個長期外出打工,一個出走,家里留下一老兩小,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條巨大的“代溝”。失去父母親情的孩子搗蛋、學壞的現象,并不奇怪,僅靠一愚昧、老弱之力,怎能填平“代溝”鋪設坦途,讓其蹣跚學步?顯然,孩子之死,其父母跟社會都有間接責任。
前不久,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將“常回家看看”列為子女的法定責任。竊以為,不只是對于老人,留守兒童更需父母常回家看看。而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和教育體制,讓孩子隨父母到打工的城市讀書,則是頂層設計亟須考慮的治本之法。
網友微評
菲麗波芙娜:從小慣壞了,后來發現管不住了,才想到要管教,已經晚了。
雨漾月辰:可憐的是孩子,可悲的是父母,值得深思的是教育啊!
劉云峰的微bo:過失致人死亡,對于這個老太太來說內心對自己的懲罰和悔恨,遠比刑法對其的制裁嚴重得多。在其內心可能不知道殺了自己多少遍了。
幽篁居:呼吁提供免費育兒培訓,完善兒童保護法規,嚴懲虐待兒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