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早熟或導致身材矮小
2013年08月13日 來源: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過去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身材矮小是由于身體尚未發育完全,殊不知矮小是兒科內分泌專科門診中最常見的癥狀,也是許多疾病的表現之一。由于受環境因素以及飲食因素的影響,兒童性早熟的現象也越來越常見,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內分泌主任朱順葉教授日前指出,兒童性早熟是當前導致兒童身材矮小的一個重要原因,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性早熟的小孩由于青春期提前,性激素提早大量分泌,雖暫時生長加速,身高較同齡人高,但由于提早的性激素刺激,骨齡明顯超過實際年齡,使骨骺提前閉合,最終導致矮小。
不過,朱順葉教授指出,性早熟的小孩最終是否矮小,取決于早熟時的身高和骨齡。如10歲前來月經的女孩通常骨齡已達12歲,身高也已達152cm,雖然骨齡比實際年齡超過2年,但最終女孩身高也能達到160cm,但這類小孩通常父母個子也較高,最終孩子的身高可能還是無法達到父母的遺傳身高。
很多家長在孩子被診斷為性早熟后,要求給孩子用控制性早熟的藥,而且認為無論年齡和骨齡多大,都可以用藥。實際上這類藥物適用于骨齡大于實際年齡2歲,且女孩骨齡小于12歲,男孩骨齡小于13歲這種情況。對于女孩月經來潮時骨齡大于12.5歲,男孩變聲后骨齡大于13.5歲的情況,不主張再用控制性早熟的藥。
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兩次生長高峰—嬰兒期和青春期。整個過程受多種因素調控,個體最終身高受遺傳、出生身高、營養、激素、環境、疾病等的影響。在眾多因素中,生長激素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矮小的孩子年齡越小,增高的效果越好,專家建議:矮小孩子開始治療的年齡以3-5歲至青春早期為佳,而且小孩的體重越輕,用藥的劑量越小,所花的費用也越小。等到發育后期如女孩骨齡大于13歲、男孩骨齡大于14歲時即使再用增高藥治療,身高的改善也不明顯。
朱教授表示,無論哪類矮小,必須先到正規醫院的小兒內分泌專科就診,明確病因,針對病因治療,對那些明顯受矮小困擾的兒童則同時應給予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