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奶農之惑:是養牛還是賣牛
來源:亞心網 發布時間:2013-12-05
而原奶收購價也持續走高,農業部發布的11月份第4周畜產品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顯示:內蒙古、新疆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為4.03元/公斤,同比上漲20.3%。
為何本地乳業市場的生產流通環節出現兩種生存狀態?連日來,記者走訪烏市周邊多個奶牛合作社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來,養殖成本和牛肉價格持續走高,乳企、養殖合作社給奶農的收購價卻沒提高,有奶農開始宰牛賣牛,這造成今年下半年原奶收購價向上攀升,但走高的收購價依然讓部分奶農選擇將牛賣掉。
烏魯木齊市匯合博通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李松文,站在合作社的擠奶廳內發呆。因為這個合作社已經面臨著沒有奶源的境地。亞心網記者 陳峰 攝
空蕩蕩的牛舍
11月28日,烏魯木齊市匯合博通農民專業合作社牛場,牛舍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可牛舍里的奶牛卻稀稀落落,這讓總面積達40畝的牛場顯得有些冷清。
一年前,這里有600多頭牛,加上附近村民每天交的奶,日產奶量達14噸多。
“現在只剩下60多頭了,每天只能產一噸多鮮奶。”合作社社長李松文一臉苦笑,從2012年8月份到今年上半年,因為牛肉價格不斷走高,奶牛養殖成本也在上漲,鮮奶價格卻一直上不去,奶農們開始屠宰奶牛,大量奶牛被當成肉牛賣了。
這個合作社奶農們的遭遇并非個例。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烏魯木齊高新區安寧渠鎮、呼圖壁縣等地發現,去年每公斤牛肉價格突破60元,而奶價卻處于低位,不少奶農要么將牛賣給養殖場,要么直接賣給屠宰場宰掉賣肉。
自治區奶業辦公室副主任李麗告訴記者,目前全疆有324個奶站正常運營,而這個數字比去年年底時減少了92個。
“我們合作社共有6個奶站,現在正常運行的只有兩個,其余4個都停運了。”米東區新疆犇鑫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劉軍說,去年合作社里近七成的牛都被殺了,產奶量跟不上,奶站只能停運。
“不掙錢,誰想養?我們是被榨干了才不得不賣牛的。”易興富民奶牛合作社奶農王建華說,現在安寧渠鎮只有他這一家養殖合作社了,養牛的人也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