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模擬家庭”溫暖孤兒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3-12-13
新年臨近,對梧州市社會福利院主要負責人來說,最大的欣慰莫過于最近剛為一戶眼看就要解散的“模擬家庭”尋找到一對新的“爸爸媽媽”,幾名孤兒能繼續享受到“家庭”溫暖。
2007年開始,梧州市社會福利院推出“模擬家庭”:每個“家庭”的“父母”都是從社會上招聘的愛心夫妻,“孩子”則是福利院內收養的不同程度的殘疾孤兒。
“目前一共有9戶‘模擬家庭’,有38名腦癱、肢殘、地貧等不同程度孤殘兒童在‘家庭’里與‘父母’一起生活。”梧州市社會福利院院長蔡文說,但不久前院內一戶“模擬家庭”中的“父母”因年齡、身體等原因將要離開,“家里”幾名孤兒怎么辦一時間牽動了很多人的心。
記者近日在梧州市社會福利院內看到,下午五點多,出去散步、買菜的媽媽們或推著輪椅,或抱著自家孩子陸續回到兒童福利樓。孩子們時而在樓道內跑來跑去,時而圍繞著媽媽們嘰嘰喳喳地說笑。
在其中一戶家庭,陳媽媽正在靠窗的桌子上為孩子們縫補衣服。陳媽媽和愛人梁爸爸自己有2個子女,但都在外上學。這對夫妻幾年前主動報名成為“模擬家庭”中的“父母”。“大女兒”吳麗通是先天性小兒麻痹癥,但在繪畫方面頗有天賦,已經被收養。目前這一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陳媽媽一年到頭都住在這里專門帶孩子。
孤兒們在“模擬家庭”中順利成長令人欣慰。目前已累計有六七十名殘疾孤兒享受到“模擬家庭”的溫暖,親情的滋潤對孩子們的性格養成和個人成長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但愛心父母的招募卻成為難題。
“每月拿2000多塊錢的工資,帶著四五個殘疾孤兒,全年到頭不能休息,還要兼顧自己的家庭。”梧州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李冰說,“要把這些孤兒當做自己親生孩子來養育,他們需要博大的愛心和超凡的耐心。”
“模擬家庭”能堅持到現在一直背負著壓力前行。李冰透露,“模擬家庭”“父母”中有一人可領取工資,主要依靠慈善機構、愛心企業的捐贈和福利院提供的部分補貼。但前幾年,原本為5個“陽光村”“模擬家庭”提供支持的某慈善基金撤出后,如何維系“模擬家庭”運轉一度成為大問題。
“為了繼續給孤兒們提供好的成長環境,我們只能到處去‘化緣’。”李冰說。到目前為止,來自廣州的愛心團體和本地的愛心企業提供寶貴捐助,維持了其中兩戶“家庭”,但另外3戶已無奈中斷解散。“我們期待有更多的愛心團體和愛心人士加入進來,讓不幸的孤兒們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在關懷中幸福成長。”(記者張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