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兩權一房助推農民創業增收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3-12-13
由于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住房等資產長期處于不可抵押的“沉睡狀態”,不少農民因缺少抵押物而得不到貸款,成為他們創業致富路上的大難題。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從2009年起試水“兩權一房”抵(質)押項目,大大激發農村的金融活力,讓更多人嘗到了發展致富的甜頭。
記者近日從寧波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了解到,江北區“兩權一房”(土地承包經營權、經濟合作社股權和農村住房)實施4年多來,至今已累計幫助2341戶農戶獲得了2.3億元貸款,且無一例不良貸款發生。信用聯社副主任張軍表示,長期“沉睡”的農村資產其實蘊含了巨大能量,像江北區已完成股份經濟合作制改革的108個村的股權質押可實現21億元授信額,全區5.96萬畝家庭承包經營土地也將形成近4億元的貸款空間,開放這些資產來貸款能大大提升農民的“造血”能力。
夏定是江北區綠艷果蔬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幾年前他還在為40畝葡萄園項目的起步資金犯愁,后來借助“兩權一房”機遇,他用3.6畝土地承包權貸款3萬余元,又用200多平方米的農村住房貸款30萬元,取得了創業急需的資金支持。“‘兩權一房’給了我事業起步最大的支持。”如今坐擁500畝農莊、年收入逾千萬的夏定很是感慨。
據介紹,江北區在2011年又推出“房票通”政策,讓處于拆遷安置過渡期的農民能用拆遷補償權益質押的方式獲得貸款,至今已有241戶農民獲得貸款累計1.01億元,進一步釋放了農村金融創新的空間。
據悉,繼江北區試水“兩權一房”、“房票通”之后,寧波多個區縣也紛紛因地制宜地進行農村金融創新,“多權一房”不斷涌現。如奉化推出以森林資源抵押為核心的貸款試點,象山探索海域使用權、漁船抵押貸款等模式,鄞州區嘗試用水域灘涂養殖權作為抵(質)押物等。這些創新讓農民的融資途徑越來越廣,創業的底氣也變得越來越足。(記者呂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