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專用”食品國標無定義
來源:中國質量報 發布時間:2013-12-13
中國質量報訊 (龔安靜 韓玉斌)“媽媽,我還是要喝兒童牛奶!”近日,筆者在一超市購物時,不經意聽到一個3歲男孩向父母提出請求。筆者調查發現,如今許多家庭在育兒方面注重天然、保健與安全,于是商家抓住這種消費心理,紛紛在食品上打出了“兒童專用”的概念。
日前,筆者走訪山東煙臺市區幾個超市發現,在兒童食品專區,標注有“專為兒童設計”、“添加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DHA”的零食、乳制品幾乎囊括全部食品。“這種優酪乳酸牛奶,是為滿足兒童的生長發育量身定做的,在原味的基礎上,還添加了孩子喜歡的VC草莓泥……”在某超市,銷售人員正向消費者推薦一款兒童酸奶。筆者發現,這些兒童牛奶多為盒裝,不僅在設計上注重卡通化,而且整箱出售的兒童牛奶還附贈玩具車等贈品,頗受孩子和家長的歡迎。與普通牛奶相比,兒童牛奶的價格也高出不少。環視一周,不少家長在挑選食品時,特意挑選了兒童食品。
萊陽市質監局質檢所化驗室主任劉曉梅介紹,應該從兩個方面看這個問題。一方面,添加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確實對兒童健康有一定的益處;另一方面,添加的營養素能不能起到實際的效果。他解釋,以兒童牛奶為例,牛磺酸、維生素D、益生元確實都對兒童發育有益,但在很多牛奶中含量不高,食用之后未必能起到實際作用,消費者只要和普通食品相比較,就可以知道真假。
劉曉梅提醒消費者,目前在國家的各項食品相關標準中,并沒有“兒童食品”的定義,不要盲目迷信所謂的“兒童專用”。一些所謂的兒童食品,不過是商家的宣傳策略。劉曉梅建議,購買兒童食品要“五看”標簽,一看食品類別,標簽上會標明食品的類別,類別的名稱是國家許可的規范名稱,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二看營養成分表;三看認證標志,比如有機食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應盡量優先選擇有認證的兒童食品;四看產品配料表;最后則要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