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改革帶來農民生活6大新變化
2013-12-20

改革帶來農民生活6大新變化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3-12-20

  改革春風“吹”動農民生活6大新變化

  順應農民的深切期盼,在即將過去的2013年里,我國“三農”改革在“深水區”里破浪前行,為億萬農民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6大新變化。

  糧價:維護農民種糧有收益

  農民以種地為生,糧價的高低,直接揪著農民的心。河南省溫縣是產糧大縣,汜水灘村二組村民武建軍家種了10畝地,他說:“我家小麥玉米今年都喜獲豐收,種糧純收入超過萬元。”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12038.7億斤,首次跨過了1.2千億斤的臺階。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分析指出,這個高點是在成本漲、災情重的情況下取得的。為了維護農民種糧的收益,讓農民種糧不虧本,國家在去年秋冬種前就及早公布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比上年提高了0.1元,穩定了農民收入預期;今年災害頻發時,中央財政專項安排了近40億元補助資金,支持東北、南方水稻產區綜合施肥促早熟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控,以及南方旱區改種補種。

  收入:“錢袋子”增長有望“十連快”

  安徽小崗村今年人均收入將超過1萬元。村黨委第一書記張行宇說,“大包干”前,小崗村人只有種田收入,村里現在建立起現代農業產業園,實行土地流轉,找到10多條掙錢的路子。

  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7627元,增速比GDP增速高1.9個百分點,扣除物價的實際增長后增速為9.6%,農民收入增長有望實現“連續第十年的快速增長”。

  中共中央黨校戰略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健全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進一步增強農業經營的增收潛力;明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有利于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決定還提出要健全就業、創業的體制機制,特別是包括鼓勵農民的轉移就業、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有利于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

  看病:新農合撐起“保護傘”

  江西省九江市虬津鎮紅橋村村民杜明仙說:“以前有點小毛病,都扛著,現在有了新農合,有毛病敢上醫院治病了,自己花不了幾個錢。”

  這是新醫改帶給農民生活的變化。新醫改的基本理念就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資料顯示,今年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新農合實際報銷比例比2012年的50%提高5個百分點,參合率在95%以上;山西、江蘇、安徽、陜西等6省份已實現了基本藥物在村衛生室全覆蓋,北京、天津、海南、四川、青海在半數以上的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絕大多數地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一般診療費政策,并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鄉鎮衛生院每次10元左右,村衛生室為5元左右,其余通過醫保報銷。

  上學:讓農村孩子均衡受教育

  對著電子顯示屏,安徽省繁昌縣新港鎮克山教學點的三年級學生們用英語與十幾公里外的縣實驗小學教師對話。借助遠程教育手段,兩地師生如同共處一室,一起上課。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教授指出,在基本普及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國家今年提出了“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讓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

  教育部與財政部去年底啟動實施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為農村學校配備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一年來,全國6萬多個教學點正在加速配置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國家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今年有3萬名寒門學子跨入名校;各地落實教師待遇,制定規章制度,師德評價正在成為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新亮點。

  土地:保護農民的“命根子”

  廣大農民視土地為“命根子”,強烈希望政府維護他們的土地使用權。河南省鞏義市小關鎮口頭村村民張天興說:“村里的土地被七八家工廠占了,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不能把地都征走了。”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指出,土地權益是農民最大的利益,今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給廣大農民吃了“定心丸”。決定明確提出,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在原來的占有、使用、流轉、收益等權益的基礎上,再賦予農民對承包經營權的抵押、擔保的權能。承包經營權抵押的客體是土地經營權,不是承包權。

  山東沂蒙老區沂水縣黃山鋪鎮東上坪村村民韓紅霞就吃上了這顆“定心丸”。最近她剛辦下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她說:“這是‘確實權、頒鐵證’,以后俺家這一畝八分地,我再也不用擔心,流轉起來后不是我家的承包權了。”

  水利:讓種地能“旱澇保收”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朝陽寺村村民趙振軍說:“全村以種地為生,不少村民想興建微型水利設施,但沒有力量,政府能幫助就好了”。

  趙振軍的盼望是多數農民的心聲。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國新中國成立以來興建的2000多萬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使用到現在,工程嚴重老化。這種狀況今年正在得到改善,據水利部公布的資料,2013年落實中央投資910億元,投入農村水利建設。

  資料顯示,今年我國完成對1.58多萬座重點小型病險水庫和220座大中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規劃任務,對1000多條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進行了整治;對211處大型灌區進行了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可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0.5億公斤;還對153處重點中型灌區開展了節水配套改造。(記者林紅梅、齊中熙、董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