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婦女生活將得以改善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3-12-25
云南省永仁縣蓮池村,43歲的彝族婦女李福美正在廣場上和同伴們跳著彝族舞蹈。李福美的丈夫在廣東打工,唯一的兒子在福建開車。兒子和丈夫只有春節才回家,平時她一人在家里照顧老公公。
蓮池村全村1020戶人家,平均每戶有兩人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幾乎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
為了尋求更高的收入,越來越多農村已婚男性選擇到城市務工。大量農民工夫妻被迫長期分居,妻子獨自承擔著養育子女、照顧老人、務農等重任。
為了豐富留守婦女的生活,蓮池村村委會在2012年建立起了蓮池鄉文化廣場,并成立了蓮花藝術團,組織留守婦女開展文藝活動。
“以前一個人在家常感到寂寞孤單,現在經常來廣場唱歌跳舞。和大家一起活動聊天,心里舒暢很多。”李福美說。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留守婦女已達約5000萬人,農村留守兒童已達6000萬。中國農業大學發布的《中國農村留守婦女調查報告》顯示,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家務勞動,留守婦女承擔的比例都在85%以上。
中國政府和社會團體近年來做了很多嘗試,幫助留守婦女減少孤獨感,緩解生活、生產的壓力。
此前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全國婦聯從2010年開始推動基層“婦女之家”建設,以維護婦女權益,開展文娛活動,并幫助她們排憂解難。如今中國已建成“婦女之家”74.5萬個。
在婦聯帶動下,不少留守婦女集中的農村都成立了互助組,為她們提供心理、教子、生產和就業等服務。
永仁縣位于云南省與四川省交界處,是國家級貧困縣。縣婦聯除了在各個村建設“婦女之家”外,還通過“貸免扶補”婦女小額創業貸款項目,向有創業意愿和能力的留守婦女提供幫助,鼓勵她們創業、就業。
32歲的李濟雁家住永仁縣蓮池鄉。在云南省婦女小額創業貸款和縣婦聯資金扶持下,李濟雁成立了蓮池鄉彝族刺繡協會,集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年產值300多萬元,實現了婦女增收致富的愿望。
“以前一年收入只有兩三千,現在靠繡花年收入有十五六萬。”李濟雁說,現在全村留守婦女都不再外出打工,僅靠繡花就帶來了收入增長。
據統計,2009年以來,永仁縣共發放婦女小額創業貸款2041萬元,扶持277戶婦女發展種、養、餐飲、刺繡等項目,還間接帶動運輸、商貿、農產品加工等多個行業的發展。
“做好婦女工作,就是做好了家庭工作,同時也是做好了社會工作。”云南省婦聯副主席鄭露說。(記者孫曉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