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以科技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4-01-16
中新網福州1月16日電 (孫賢迅黃獻光)山海資源豐富、生態良好的福建寧德,以科技之手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建設美麗山鄉。
圍繞現代設施農業綜合示范區的建設,在寧德開展11個市級高優農業示范園區科技服務,山區縣智能溫室示范點建設,推廣農業“五新”技術,培訓農技骨干,發展山地精致農業,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技術升級。寧德市政府市長隋軍16日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劉波簽署農業技術合作框架協議,依靠創新驅動,走內涵式發展現代農業的道路,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寧德位于福建東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寧德擔任地委書記,他對閩東這片土地和人民有著濃厚的感情,2010年習近平重返閩東考察時說,“閩東也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希望閩東用好自身的優勢加快發展,與福建同步建成“百姓富、生態美”的小康社會。
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告訴記者,“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就寧德實際情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業,關鍵在農村,難點在農民。近兩年,寧德在堅持用工業化發展農業,“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加快推進山地農業開發、設施農業建設以及扶持林下經濟、茶產業、太子參產業、竹業、花卉苗木產業等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去年寧德全市農林牧漁業產值達384億元人民幣,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增長14%。
福建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呂月良透露,近年,福建省農科院在寧德實施了127個項目,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175項,聯系指導80家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并與8個農業龍頭企業建立了聯合技術創新,有效提升了企業創新能力和農民科學種養水平,累計新增社會經濟效益14億多元,助推閩東現代農業發展。
“經過福建省農科院五年科技扶持,茶葉、密柚成為寧德上金貝畬村農業主導產業,結合種植蓮子、葡萄、百種中草藥、福建山櫻花等,上金貝成為生態旅游村,旺季每天游客1000人,全村農民人均收入從2005年的4000元,躍升到1.23萬元,基本實現了生態美、百姓富。”村主任藍陳平告訴記者。
根據協議,寧德市與福建省農科院深化產業技術合作,聯合爭創“中國茶樹品種第一市”,依托福建省茶葉所建設寧德茶樹品種資源庫,聯合組建納米茶工廠化制作示范點,提升寧德市茶產業發展水平。
寧德副市長陳輝介紹,近年寧德大力推廣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培育的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茶樹良種,每年繁育茶苗4億株,全市種茶95萬畝、產值76億元,48萬茶農僅茶葉一項,人均年收入3000元。他說,寧德將依靠福建省農科院向茶葉強市邁進,力爭2017年實現茶產值120億元。
雙方16日還商定深化合作機制,以項目合作、示范基地、聯合研發、成果轉讓、規劃咨詢、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方式發展現代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