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8成多種地農民在41歲以上
來源:揚子晚報 發布時間:2014-01-23
“現在已經沒幾個年輕人種地了!”盡管不少人已經有所耳聞,但當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包宗順委員說出數字時,還是令人十分吃驚——現在種地者86.6%是41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近兩年,包宗順所在的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在江蘇省內做了一項調查,16到30周歲這個年齡段,有83%的勞力完全不從事農業勞動。31歲到40周歲,有一半多完全不干農活。
調查人員發現,41到50周歲、51到60周歲的勞動力年齡段中,從事農業勞動者分別占到了67.9%和77.2%。更夸張的是,在61歲到70周歲及71歲周歲以上的農村人群中,還有63.8%和27.7%勞動力仍在從事農業勞動。
包宗順認為,現在社會應該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對于大宗農產品,國家可以通過大型機械替代勞力,但對于蔬菜瓜果等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生產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因此它們來到市民的餐桌上時,價格就會越來越貴!”
應立法制止隨意收回農村土地
省政協委員、省高院常務副院長周繼業接觸到很多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周繼業建議江蘇根據自身實際,先行出臺地方性規定,維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
周繼業說,中央規定,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建議國土、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在全面梳理、了解承包情況的基礎上,重點把握好承包地因承包人外出打工、拋荒、流轉、征占用等各種原因發生變化的狀況,徹底明晰所有農戶的土地承包關系。
周繼業表示,當前一些地方存在著土地調整、收回,尤其是頻繁收回、調整和隨意收回、調整等違背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現象。因此,要對可能發生的土地收回和調整出臺規定,了解在先、監督在前,防止反復。(揚子晚報記者 韓飛 谷岳飛 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