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工擁有豐富業余生活
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14-03-04
從去年7月開始,懷揣著怎樣讓農民工更好地實現市民化這個問題,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曾香桂在農民工集中的東莞市開展了一項《關于新莞人遷移戶口意向》的專題調研。調研的結果顯示超七成的農民工沒有入籍當地的愿望,尤其是一些學歷低、收入低、年齡大的農民工,基本上沒有入籍需求和動力,也不關注政府的相關政策。
變成城里人曾是幾代農民工的共同夢想。曾香桂說,“入戶門檻較高、城市高消費支出、工作不確定性以及落葉歸根思想”使他們退而求其次,希望回到老家就近做城里人。另一方面,從現實條件看,像東莞這樣流動人口是戶籍人口三四倍的城市,如果農民工全部入籍,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教育、醫療、住房、交通及文化融合等,是當地無法負擔的。她建議,國家應該進一步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工在本土實現市民化。
“跟老一代農民工不同,新生代農民工找工作時會先問工廠宿舍有沒有WiFi,網絡已經成為新生代農民工生活中的一部分。政府應該利用網絡平臺更好地服務這個群體。”作為廣東代表團的3名農民工代表之一,易鳳嬌連續兩年建議政府和企業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力度,并關心其精神需求。
今年兩會召開前,易鳳嬌專門開設“鳳嬌信箱”和“鳳嬌微信”,收集來自農民工群體的需求。經過整理,關心農民工群體的精神需求和特殊工種工人享受提前退休,成為她兩份建議的主要內容。
易鳳嬌介紹,在深圳,新生代農民工手機擁有率為99%,半數以上為智能手機,近六成農民工的業余生活是上網。網絡在擴展農民工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使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人際關懷產生抵抗心理和抵抗行為。
易鳳嬌說,業余生活是農民工生活質量的晴雨表,政府和企業應該創造各種條件提供各類文化體育設施,平時多舉辦一些常態性的文化活動,讓農民工及時方便擁有豐富的業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