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林涌浩)每年都收取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都花哪里去了?日前,惠州市殘聯通過官方網站主動公開2013年市本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支情況。記者獲悉,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支出除了殘疾人就業和創業培訓之外,還包括殘疾人康復、教育、宣傳文化和體育等方面,其中殘疾人康復、就業培訓和貧困殘疾人生活補助占總支出的近八成。
收取市本級收取殘保金2986萬元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指在實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地區,凡安排殘疾人達不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比例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根據地方有關法規的規定,按照年度差額人數和上年度本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繳納用于殘疾人就業的專項資金。
根據2010年市政府頒布的《惠州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規定》,惠州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用人單位,應按本單位上一年度平均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未安排殘疾人就業或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規定比例的用人單位,應當按實際差額人數和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標準的80%計算繳納保障金。
根據市殘聯公開的信息,2013年市本級共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2986萬元,比2012年增長了44%。“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收取在一定程度上隨地方經濟的發展而遞增。此外,去年市殘聯加大力度抓未按照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殘保金依法征繳的落實。”市殘聯副調研員何建祥告訴記者,2010年開始,全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統一由地稅部門代征,除15%上繳省財政作為省殘疾人事業統籌金之外,全部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專款專用。
支出隨殘疾人事業發展每年遞增
據了解,2013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總支出為1864.07萬元,其中殘疾人康復支出為700.1萬元,約占總支出的37.6%;殘疾人培訓就業和扶貧支出為223萬元;殘疾人體育支出138.3萬元;其他殘疾人事業支出為145.47萬元;對各縣區專項補助經費(轉移支付)支出657.2萬元。
記者觀察發現,2013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支出對比前幾年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對比2012年的1269萬元約增長47%。“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全部使用于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大幅度增加說明市委、市政府對殘疾人事業方面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惠及殘疾人的政策舉措越來越多。”市殘聯計財部負責人告訴記者,2012年底市政府民心工程市殘疾人托養撫養基地動工建設;同時,隨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范圍從一級殘疾人擴大到一、二級殘疾人,2013年政策惠及面大幅擴大,增加了支出;另外,2012年10月開始,市財政對貧困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的生活補助金,這些惠民政策都是增加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出的主要原因。
記者發現,2013年度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取額度明顯高于支出額度,市殘聯計財部負責人表示,隨著殘疾人事業的不斷發展,支出將不斷增加,結余款項將用于應對未來不斷增加的殘疾人事業支出。
根據1995年國家財政部頒發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暫行規定》規定,殘保金主要用于殘疾人職業培訓補貼,獎勵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單位,有償扶持殘疾人集體從業、個體經營,補助殘疾人勞動服務機構經費開支和其他開支。不過記者發現,近幾年來惠州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支出還包括殘疾人康復、教育和宣傳文體等各方面。對此,市殘聯計財部負責人表示,關于殘保金的使用范圍目前國家尚無法律進行明確規定,因為地方財力有限,一般財政預算支出難以完全滿足殘疾人事業發展所需,目前全國各地普遍將殘保金統籌運用于殘疾人事業的全面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