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盲人節(jié)前夕,記者在和平路上的盲行體驗可謂“險象環(huán)生”。短短的一千米路程走了一個多小時,途中遭遇了近六十個“攔路虎”。
14日上午9點34分,在同伴的陪同下,記者蒙上雙眼,從和平路山大路路口沿和平路路南的盲道向西走,目的地為和平路山師東路路口,全程大約1千米。蒙上眼罩的那一刻,外界一切混沌,記者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腳下的盲道上,條狀為前行,點狀為停止或轉(zhuǎn)彎。
雖然有同伴隨行,不時提醒著前方路況,記者的腳步還是變得猶豫而緩慢。平時走在人行道上,常覺盲道凹凸礙腳,此時卻發(fā)現(xiàn)盲道這么可愛和重要。如果沒有盲道的指引,根本沒法分清方向,不小心走到非機動車道上就危險了。
沒走多遠,腳下突然變得平滑,記者趕忙停下來用腳尋路,才發(fā)現(xiàn)盲道出現(xiàn)拐彎。拐彎處鋪設(shè)的點狀提示盲道有些地方已經(jīng)磨損,腳感上遜色于條狀的行進盲道。
“小心!兩輛電動車把道擋啦!”剛轉(zhuǎn)了個彎,同伴就連忙提醒前路不通。記者只能手腳并用,摸索著從旁道向前。眼睛看不到,方向感變得很差。盲道一旦被中斷,再接起來要費不少工夫。
“小心觸電!”拐了多個彎后,同伴的提醒把記者嚇了一跳。摘下眼罩一看,一個路燈變壓器占了盲道的一半。變壓器3米開外,修車攤主正在盲道上修理電動車。
越過修車攤,蒙上眼睛,記者繼續(xù)前行,耳邊傳來同伴的提醒:“這條路太窄,不足兩米寬,前面有電線桿,有臺階,有樹坑,要做好心理準備啊。”果然,沒走幾步,記者就差點撞到路燈桿上。路燈桿直接把盲道給截斷了,桿子旁邊就是臺階,只有狹小的空間可以通過。此時,一位路人好奇地問:“這是在調(diào)查盲道嗎?這路太奇葩了,我們都不走,都在臺階上走,更別提盲人了。”
接下來的一路上,記者遇到了各種路障,樹坑、臺階、各種車輛等,直接把去路截斷。其間有段約50米的路,盲道直接消失了。在盲道中間,還穿插著幾條南北向小道把盲道截斷。過這些小馬路時,路面光滑且不時有車輛通過,令人膽戰(zhàn)心驚,非常無助。
10點45分,記者到達和平路山師東路路口,摘下眼罩的那一刻,回歸光明的感覺真好!睜大雙眼,記者把這1千米的艱辛之路又走了一遍,統(tǒng)計得出一路上有近60個“攔路虎”!其中包括:占道機動車5輛,非機動車20輛,塑料路障1個,廢品占道1處,修車點2處,變壓器3處,電線桿、路燈桿等市政用桿13處,臺階2處,下陷路況1處,樹坑2處,橡皮管子2根,一段約50米的盲道缺失路段,截斷人行道的小馬路5條。整個盲道路線中共拐了20多個彎。(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