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放下手頭工作上學經營“長壽事業”
放學了,唐老收拾好自己的課本,幫班里關燈、鎖門。已經90歲高齡的他行動如常。
在《海南省志·審計志·人物簡介》中,對唐南椿有以下介紹:海南省海口市人,大學學歷,1989年獲高級審計師職稱。1988年5月至1993年2月任海南省審計局副總審計師。1989年、1990年被評為全國審計系統勞動模范、海南省審計系統先進工作者、海南省審計機關優秀干部。
與很多老干部不同的是,他在審計戰線一直工作到68歲,1993年才正式退休。之后仍有很多單位慕名而來,邀請他“發揮余熱”,他又堅持工作了好多年。到76歲時,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下,他才完全放下手頭工作,真正開始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
唐南椿樂呵呵地說,2002年10月,他到老年大學當學生,開始經營自己的“長壽事業”。身邊有很多人向他請教長壽法寶,他的感言是:多用腦、不吃飽、多活動。選擇學習英語,一是因為對英語感興趣,二是因為記英語單詞、唱英語歌曲、用英語對話能夠促使老年人勤動腦。
每天堅持步行上學 尊重老師提前到校
到老年大學當學生12年來,唐南椿一直保持著步行上學的習慣。他自豪地說,自己家住在海府路,每天步行40分鐘到文聯路上老年大學,中午下課后再步行回家,感覺自己的腿腳還算靈活。每個星期的周二到周五,唐老早上7點鐘吃完早餐就提起書包去上學。
在唐南椿心目中,學生提前到校,是對老師的尊重。到校在課堂上,他認真聆聽老師講課,專注地盯著投影儀做筆記,根據老師的要求大聲地讀單詞或者課文。
因為學習認真,在海南省老年大學舉辦建校二十周年慶典時,唐南椿老人榮獲“建校二十周年‘學員之星’”的稱號,并獲頒獎杯。這讓唐老感覺非常自豪。
堅持學英語11年 同學贊他是“活字典”
在入校第一年,他曾學習過保健,之后便“咬定”英語不放松。
下課后,唐老經常和教英語課的蔡小玲老師聊天。唐老說,在蔡老師的課堂里不僅可以開發腦力學到知識,而且還可和同學愉快交流。一幫老年人,不時地用英語對話,哪怕說得不怎么流利,卻自得其樂。正因為樂在其中,他接連報讀了英語提高班和英語專修班,一直跟著蔡老師學了11年的英語。身邊的同學來了一批又走了一批,同桌換了一個又一個,唐南椿始終坐在教室里,成為蔡老師的鐵桿“粉絲”。
記憶力依然不錯的唐南椿,因為反復上著相同的課程,再加上學習專心,他幾乎可以把一些課文熟練背誦。身邊的同學都非常佩服他,遇到不懂的單詞和語法問他準沒錯,大家稱他是一本“活字典”。
“學習英語,就是為了長壽。”他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和同學聊天時,總是用這一句話來做總結,然后開心地大笑幾聲。
親手做營養餐 每天按摩腳底做運動
不斷有人來請教長壽秘訣,唐老總是很耐心地介紹自己的生活經驗。
除了每天步行鍛煉身體外,他在家里也會做一些適合老年人做的操,長年保持按摩腳底的習慣。
“我家的陽臺上種了22盆花。”老人自豪地說,每天早上起來他都會給花草澆些水。
唐南椿每天的作息時間非常有規律,他每天按時在晚上9點30分上床休息,早上不到5點鐘就起床。起床后精力充沛,不用老伴來喊,但主動去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燒開水、掃地、做早餐等,再按摩腳底鍛煉一會兒。
在飲食上,他堅持的原則是“早餐吃得好,午飯和晚飯則要吃少,身體才能好。”早上起床后,不管要不要到學校上課,他先給自己做一頓豐盛的早餐。用牛肉干來煮面,或者是煮燕麥片作為早餐,每天堅持吃一個雞蛋。
“我一天要洗四次澡,早上起床鍛煉后、中午午休前、下午鍛煉后、晚上睡覺前各洗一次。”唐南椿說。
在親友眼中,開朗豁達、保持愉悅的心情,亦是唐老的長壽之道。唐老現在四世同堂。每個周末,他的孩子們都會帶著第三代和第四代回家里聚餐,家里熱鬧非凡,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