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南區殘疾人陽光安養服務中心舉行了啟用儀式,首批12名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住進了新家。住進這里的殘疾人,不但住宿、飲食費用全免,還有專門的陪護人員照顧生活起居,幫助他們進行康復。如果您身邊有擁有市南區常住戶口且為低保或低保邊緣家庭,年齡在16歲到60歲之間,智力一、二級和肢體一級殘疾的殘疾人,請盡快幫助他們通過所在街道報名入住。
首批12人入住“安養”
11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青島瞿塘峽路34號的市南區殘疾人陽光安養服務中心。安養服務中心有兩層,占地約3000平方米,一樓有廚房、活動室,二樓的房間內,配備了衣柜、電視、空調、暖氣、熱水器,還有獨立的衛生間。首批12名殘疾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搬了過來。寬敞明亮的房間內,床上擺放著嶄新的藍色被褥,床頭還貼上了殘疾人的名字。
“我三哥智力和身體都有問題,家里老人走了,平時只能一個人在家。我們都要上班,也不放心,現在住在這里,離家近我們探望也方便。”市民尹女士告訴記者。23歲的小叢是第一天搬過來,叢媽媽正忙著登記信息,安養服務中心的護工先將小叢帶到一邊照料。“孩子從小染色體變異,從三四歲就開始接受治療。在家里一對一的照顧肯定更好一些,但是太孤獨了,希望他能融入集體生活。”叢媽媽告訴記者。
符合條件費用全免
“這次啟用的安養服務中心,區里投入了500余萬元,解決市南區有需求的低保或低保邊緣家庭的智力一、二級和肢體一級的殘疾人安養問題。主要是吃、住和康復,滿足基本的醫療需求。通過康復訓練,讓殘疾人早日回歸家庭。”市南區殘聯理事長黃國輝介紹道。據了解,安養服務中心為國有資產,由青島國金中醫院負責日常管理運營,為公立性和非盈利性的政府投資服務機構。
想要入住安養服務中心,除了滿足市南區戶籍、低保或低保邊緣家庭,身體條件符合要求外,根據我市規定,年齡必須在16歲到60歲之間。符合這些條件的,可以直接向所在街道辦事處的民政部門提出申請,市南區殘聯將進行審核。“除了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殘疾人每月1300元的托養補貼,民政發放的600元低保金,也直接劃入安養服務中心,也就是說,每名入住殘疾人可以享受到1900元的補貼。如果確實有入住需求,但又不符合入住條件,就要等到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先入住后,自費入住。通過我們前期摸底,市南區符合免費入住條件的殘疾人應該在40人左右。”黃國輝說。
抓緊時間招聘護工
根據設想,安置了110張床位的市南區殘疾人陽光安養服務中心,將配備40名到50名工作人員,其中計劃招聘護工數量約30人。據安養服務中心副主任麥強介紹,目前青島市護工與托養對象的比例一般在1:4到1:6,安養服務中心目前到位的護工有8人,下一步還要抓緊進行招聘。
“現在護工的招工難非常普遍,我們挑了兩個月,才留下了這8人。其實來咨詢的人特別多,我的電話都被打爆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很集中,主要是為什么人服務、工資待遇如何,包不包吃住。我們這里房間有限,住宿很難實現。很多人打電話問了以后,連看也不來看了。而且在打來電話咨詢的人中,絕大多數都是40歲以上的,而且多半是外來務工人員,40歲以下的幾乎沒有過來的。還有一些人是想干,但是干不了。我們也是在爭取所有能爭取的條件,提高護工待遇,吸引更多護工加入。”麥強告訴記者。
新聞鏈接
8000名殘疾人享受托管服務
據市殘聯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青島市為殘疾人提供的托養服務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機構托養,殘疾人24小時居住在托養機構,日常的康復訓練也在此進行,目前全市已經建成58家殘疾人托養機構,分為公辦公營、民辦公助、公辦民營三種形式;再就是日間托管,殘疾人每天由監護人送到托養中心,接受康復訓練和社會適應訓練,中午免費提供午飯;最后一種是居家照料,針對有需求又不愿意到機構去托養的,工作人員上門提供一定的生活幫助和心理慰藉。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接受托管服務的殘疾人約為8000人,其中機構托養約2800人,日間托管約500人,居家照料約4700人。
2015年,青島市計劃在市北區新建一處民辦公助的精神殘疾托養中心,在城陽區新建一處政府投入的精神殘疾托養中心,在萊西市新建一處綜合性的殘疾人托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