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杭州全市共有60周歲以上老人135萬人,目前社會公共服務水平遠遠無法滿足老人們的養老需求。
根據新出臺的《意見》,杭州市每個街道至少要建1所配送餐中心,重點為高齡、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接下來,全市將對老年食堂實行跨社區資源整合,因地制宜地布點實體老年食堂和助餐點,政府也將探索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選擇有能力的社會餐飲企業為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確保老年食堂服務功能覆蓋所有社區。
針對杭州市區一些養老機構“一床難求”的現狀,《意見》指出,杭州鼓勵養老機構向社區化、小型化、連鎖化發展。有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可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積極穩妥地推行公建民營或轉變所有制形式。公辦養老機構未來主要承擔保障托底功能,對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對象實行集中供養,重點為失能、失智、失獨、經濟困難及優撫、優待對象中的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在承擔好托底保障任務的基礎上,富余床位可推向市場,其定價機制與市場接軌,實行優質優價。
醫療機構可入駐養老機構,為老人養老提供醫療支撐。杭州將在明年6月前出臺醫養融合實施辦法。《意見》規定:支持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100張床位及以上的養老機構應單獨設置衛生所(衛生室),條件具備的可申請設立醫院;鼓勵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或托管、興辦養老機構內的醫療機構;家庭養老的市民,可享受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上門診視、健康檢查和保健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