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直認為殘疾人在乘坐火車時都享受了票價優惠。然而事實并非如此。12306訂票官網的工作人員對此做出了說明:只有對國家作出貢獻的殘疾軍人和殘疾人民警察才能享受殘疾優惠票;乘普快是半價優惠;乘動車一等座、商務座不優惠,二等座七五折優惠。普通殘疾人不享受優惠,但在一些大車站可以享受優先買票或殘疾人專用通道的便利。
優惠請求屢遭拒
對于乘坐火車不能享受票價優惠一事,很多殘疾朋友都表示了不解:國家的《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殘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享受優惠。在北京,地鐵和公交對殘疾人都有票價優惠,甚至連飛機票都能半價購買,為什么火車票不能享受優惠呢?
近年來,社會各界開始呼吁鐵路方面對殘疾人實施票價優惠。2011年8月,河南省二級殘疾人王金雷等353人曾聯名向鐵道部發出請求,希望在列車上設置殘疾人專座,并實施半價優惠;2012年,在江西小伙夏文濤與其他1000多名殘疾人的努力下,多位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議案《關于對全國殘疾人半價收取火車票票價的建議》。但無論是聯名請求,還是人大議案,都沒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答復。鐵路方面表示,企業保本經營已經十分困難,無法再提供票價優惠。而且涉及到價格調整的問題,需要由國家價格主管部門決定。
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運輸和管理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起淮認為,盡管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殘疾人乘火車應該享受優惠,目前也沒有出臺相應的法規政策,但《憲法》與《殘疾人保障法》都明確規定要給予殘疾人出行的便利和優惠。從基本的法律原則、法律精神出發,鐵路部門應該給予殘疾人一定的優惠。
實行優惠政策的難點
既然殘疾人享受火車票票價優惠合情合理,又有法可依,為什么優惠政策遲遲不見蹤影?
財經媒體人韓澄宇認為,除了鐵路自身的經營問題,國家財政也缺乏對殘疾人乘坐火車的政策支持。“企業可以對弱勢群體表示善意,但它也要為自己的股東負責,難免陷入兩難。可以通過政府財政轉移支付來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給予鐵路系統一定補貼,不能讓其獨自承擔殘疾人半價票乘車帶來的經濟損失。”
此外,《警法時空》欄目主持人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殘疾證造價成本低,身份證里又不能顯示個人的殘疾情況,長期以來,鐵路部門不敢放開這項政策,以免助長“黃牛”,滋生犯罪。這也是造成優惠政策難以推行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由鐵路部門獨自承擔殘疾人票價優惠政策的經濟負擔并不現實,但鐵路部門僅因經營困難就對此加以拒絕的做法也不可取。只有進一步細化相關法律、加強財政資金的補貼,多部門相互協作,才能盡早讓殘疾人在乘坐火車時享受到票價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