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大中專畢業生投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會議通報:2014年全省糧食產量675億斤,農村減貧129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8803元,增長11.5%。
2015年,我省要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農村減貧109萬人。我省還將出臺具體政策,加快培養和利用好職業農民,鼓勵大中專畢業生投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職業農民在現代農業建設中大顯身手。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年底完成75%以上,2016年基本完成。
在投資促進過程中,堅決反對資本圈地,堅決制止坑農害農,堅決防止農地非農化和基本農田非糧化。依法維護農民財產權益,現階段不得將農民進城落戶與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相掛鉤。
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引領農村經濟跨越提升
面對經濟新形勢,我省將要完善農產品物流基礎配套設施,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綜合運用建設試點,為農民提供網店開設、網絡代購、農產品營銷等電商服務,建立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新通道。
省商務廳副廳長楊春軒透露,今年在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產業方面,建立省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形成電商發展優良環境,大力推進7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同時積極開展10個省級示范縣建設,使電子商務產業逐步成為引領農村經濟跨越提升的新引擎。
今年,要推進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改造和電子商務發展,開展10個電子商務進市場試點,加快完善農副土特產網上購銷體系,建設四川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及流通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年內覆蓋30%的農產品市場。重點打造川酒川茶、特產食品、鄉村旅游等5個優勢行業平臺,力爭交易額在50億元以上的行業平臺超過15家。
農民增收工作不力5個“一把手”上臺“給說法”
從2013年起,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農民增收縣(市、區)委書記和縣(市、區)長負責制。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有一項議程,就是讓農民增收工作考核中得分靠后的地方“一把手”上臺述職。旌陽區、梓潼縣、峨邊縣、得榮縣、普格縣等5個地方“一把手”,昨日依次走上講臺述職,深挖工作不力的原因,談新一年如何“提檔升位”。
梳理這5個“一把手”述職中分析的原因,記者發現,在思想上對農民增收工作重視不夠、增收舉措不力、作風不實等成為共性。另外,創新不夠、推進不力、責任不嚴、改革步子不快、財政投入不足等也是導致各地農民增收不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