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英說:“一次,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懷里抱著一名嬰兒來到醫院求治,我感到非常好奇,過去一問才知道,這是境況悲慘的一家人!”爺爺腿腳不便,兒子智力不如常人,第一個孫女患了腦癱,抱在手上的這個孫兒一生下來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多年的工作經歷、長期的調查研究,胡梅英深知出生缺陷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給患兒造成巨大痛苦,給家庭帶來難以擺脫的精神痛苦和心理負擔。
胡梅英介紹說,目前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與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接近,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我國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近年來,我國出生缺陷預防工作已取得良好進展,但存在很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是免費基本服務政策尚未完全涵蓋孕前、孕期和新生兒等階段;二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免費基本服務政策尚未覆蓋城鎮居民;三是部分免費服務政策結算標準偏低;四是出生缺陷嬰兒治療不力。
“我建議,國家深入實施‘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程’,以中央和地方財政為保障,將出生缺陷基本防治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全體生育夫婦提供,建立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免費服務制度,強化孕前檢查,加強孕期干預,完善新生兒篩查等。”
“此外,國家還需加大經費投入,建議參照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確定出生缺陷防治免費服務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其中懇請對中西部地區予以傾斜,由中央財政負擔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