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兩殘障男子14年栽樹萬棵荒灘變密林
2015-03-25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

  2015年3月17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賈海霞眼睛看不見,每次出門,都要拉著賈文其空空的衣袖,互為手眼的故事,就在這里上演。

  一個雙臂截肢,一個雙目失明;既買不起五毛錢一株的樹苗,也用不起除草劑,怎么可能在14年栽下上萬棵樹? 河北井陘縣村民賈海霞和賈文其卻做到了。他們互為手眼,買不起樹苗,就爬樹削枝;用不起除草劑,就揮舞鐮刀。

  當一尺多長的樹枝長成參天大樹,當荒灘終于化為密林,最初種樹賺錢的打算顯得有些尷尬。

  幼時雙臂截肢靠腳樂觀生活

  與52歲的賈文其坐在一起,記者很難將他和預想的殘疾人形象結合起來。

  談話間,他用右腳夾起放在桌上的打火機,“啪”的一聲,叼在嘴里的香煙隨之引燃。

  “這樣的絕活兒我還有很多,我很樂觀的。”賈文其黝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盡管身上灰色迷彩服的兩條衣袖空蕩無力地耷拉在一旁。

  賈文其是在3歲時因爬上變壓器觸電而雙臂截肢的。這意味著,從他記事起,就已失去雙臂。或許正因如此,他并沒有將自己視為殘疾人,而是與村里的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別的孩子下河,他就用雙腳游;別的孩子上山撿糞,他就用腳撿,“他們撿多少,我也撿多少。”

  在賈文其眼中,自己與小伙伴唯一的差別在于,他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爬樹和用鐮刀割草。但他依舊樂觀,將右腳練得越發(fā)嫻熟,取物、生火、寫字、倒水……凡是常人單手能做的事,賈文其幾乎都可以完成。

  更大的困難來自于長大之后。由于他始終無法獨自上廁所,隨著逐漸長大,校方終于將不便告知了家長。初中畢業(yè)后,賈文其的求學生涯戛然而止。

  他為此憋著口氣,發(fā)誓一定要生活獨立。他將兩根細繩拴在褲腰上,而后將繩子像背帶一樣掛在左右肩。隨著肩膀的起伏,褲子也隨之升降。就這樣練了半年,他終于收放自如。

  離開學校,賈文其加入了村上的林業(yè)隊,正趕上“全國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他白天植樹,夜晚巡邏看護園林。正是這段經(jīng)歷,為他日后栽樹埋下了伏筆。

  而立之年雙目失明 受開導走出陰霾

  與自幼殘疾的賈文其不同,賈海霞是38歲時才雙目全盲的。

  作為同村發(fā)小,賈海霞比賈文其大一歲,但他的厄運同樣降臨在3歲那年,白內(nèi)障奪走了他左眼的光明。雖然從此只能單眼看世界,但賈海霞并未因此而感到挫敗。

  18歲高中畢業(yè)后,他進入鄰村的采石場做炮工。20多歲結婚,等到2000年,他已是一個4歲男孩的父親,每月領著上千元的薪水,生活也算有滋有味。

  可命運偏偏要在此時將他拍翻在地。在一次放炮作業(yè)中,一塊巴掌大的飛石擊中了他的左臉。醫(yī)生宣布,賈海霞僅剩的右眼保不住了,就此徹底告別光明。

  眼前無盡的黑暗觸發(fā)了早就潛伏于心底的痛,極度抑郁之下,他想到了死。

  他向一位前來探望的朋友提出,想上陽臺走一走,“當時我在12樓住著,真想跳下去”。所幸一位護士路過,悲劇才未釀成。

  很長一段時間里,賈海霞始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以前我能看很遠很遠,現(xiàn)在對面來個人,不說話我都不知道是誰。”

  恰好此時,在殘疾人藝術團工作的賈文其因父親偏癱,辭職回鄉(xiāng)盡孝。作為從小的玩伴,賈文其沒少開導賈海霞。彼時,賈文其已是1999年河北省殘運會50米游泳項目的亞軍,還練成了腳寫書法的絕活兒。

  在賈文其的勸導下,賈海霞逐漸走出陰影:“人家沒有手,也活到四十多歲。何況與他相比,我還有老伴和兒子依靠。”

  “既然無法改變環(huán)境,起碼我可以適應環(huán)境。”賈海霞說。

  殘疾發(fā)小互為手眼 砍枝為苗荒灘植樹

  選擇植樹,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種必然。

  某個深夜,賈海霞問賈文其:“我這眼睛不行了,咱能干點啥?”

  “咱們植樹吧。”賈文其說。這一想法并非心血來潮。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他以25元買了兩棵楊樹。13年后,其中一棵賣了1800元,讓他嘗到了甜頭。加之在林業(yè)隊的工作經(jīng)歷,他對植樹更有把握。

  賈海霞當即贊同:“除了植樹,我們也干不了別的。”

  考慮到他們的特殊情況,村里將一片50畝的河灘無償提供給他們使用。2001年,哥倆在荒灘上栽下第一棵柳樹。而之所以選擇柳樹,是因為他們著實拿不出錢來買樹苗,而柳樹可以“插柳成蔭”。

  為此,賈文其終日帶著賈海霞在鄰村四處砍樹枝。賈海霞看不見路,就拉著賈文其空蕩蕩的衣袖;賈文其上不了樹,就用肩膀扛著賈海霞往上爬;賈海霞爬上了樹梢,賈文其再告訴他樹枝的確切位置;等賈海霞憑感覺砍下樹枝,再從十幾米高的樹上溜下來。

  雖然幼時就會爬樹,但對當時已近不惑之年且雙目失明的賈海霞來說,要想重新上樹并非易事。為此他沒少從樹上摔下來,肚皮也時常被磨破。好在皮肉之苦換來了嫻熟的技藝。如今53歲的他只需十秒,就能爬到樹上十米左右的高度。

  由于砍了其他村民的樹枝,他們?yōu)榇藳]少挨罵。賈海霞坦言,村里曾以五毛錢一棵的價格賣過樹苗,但他們買不起,只能厚著臉皮四處砍樹。不過,他們只砍多余的樹枝,以免影響大樹生長。

  砍下樹枝便要盡快栽種。抵達荒灘需跨過一條寬約30米的小河,河道中水流湍急,圓石遍布,稍有不慎便會跌倒。賈文其要先涉水將樹枝扛于對岸,再回來背賈海霞過河。

  夏天,河水沒過了賈文其的膝蓋;冬天,河水冰冷刺骨,在這條不知道往返了多少趟的河里,保護賈文其的,只有一雙破了洞的布鞋。等登上荒灘,鞋子早已濕得能折出水來。可在碎石遍地的荒灘上,賈文其必須穿著它才能繼續(xù)種樹。

  首年植樹僅活兩棵 頂嘲諷摸索經(jīng)驗

  登上河灘,栽樹才剛開始。

  起初他們用鐵锨挖坑,一鏟下去,盡是石頭,費時又費力。后來他們先用兩指來粗的鋼棍打眼,再將樹枝插入其中,最后填土灌溉。

  打眼的活兒自然落到了賈海霞身上,可他又看不見,一錘下去,經(jīng)常敲在自己手上,砸得皮開肉綻。在最初的一兩年,他沒少因此吃苦頭,左手手背上如今遍布白色傷疤。不明實情的人看了,還以為他患了白癜風。

  第一年,哥倆栽下800棵柳樹,僅活了兩棵。有村民不禁譏諷:“就你倆這樣還能在河灘上栽活樹?”

  這讓他們一度自我懷疑。第二年,他們改進方法,專選有水的地方栽種,成活量提升到了100棵。

  原來,種樹缺水了不成。他們又用鐵锨在荒灘上挖渠,成活率隨之陡增。近些年,他們一年栽種3000棵,成活1000棵。

  每年3月,賈海霞和賈文其就開始栽樹。4月之后,開始不斷澆水、修剪枝葉、割草。等到三伏天時,遍地的藤蔓爬上了枝頭,荒灘上雜草叢生,蚊蟲肆虐。有時蚱蜢爬到了賈文其的后背、脖子上叮得生疼,他只能求助賈海霞幫自己趕跑蟲子。可失明的賈海霞只能憑空揮舞雙手,能嚇走蟲子已屬不易。

  到了冬天,他們也要守在河灘,既擔心失火燒了樹林,也擔心牛羊吃了新栽的樹枝。

  對他們來說,最心痛的莫過于看著已有成人胳膊粗的小樹,被爬上枝頭的藤蔓壓斷。對于以低保為生的他們來說,購買除草劑實在太過奢侈。

  就這樣,樹死了。

  年復一年,夾雜著嘲諷、心酸、汗水,14年一晃而過,曾經(jīng)的荒灘煥發(fā)新顏,成為包含楊樹、柳樹和香椿樹的萬棵密林。其中,有的已是參天大樹,可以提供能栽種的樹枝了。

  那時哥倆有時會想,要是有媒體來報道一下,幫自己一把多好。

  媒體報道引關注 煩惱并未消失

  他們期盼的媒體終于來了。

  去年三月,他們的故事最先由一家網(wǎng)站刊發(fā),而后報紙、電視跟進。一位藏族醫(yī)生捐了兩千元,石家莊一家醫(yī)院還給賈海霞做了眼部檢查。一夜之間,他們嘗到了揚眉吐氣的滋味,“讓說我們閑話的人玩去吧。”

  可煩惱并未消失。賈海霞18歲的兒子正在石家莊一所技校讀書,每月光生活費就要上千元。這讓依靠每月一百多元低保和妻子打零工生活的他苦惱不已。事實上,兒子去年原本考上了當?shù)匾凰袑#胂朊磕晡迩Ф嘣膶W費,他還是讓兒子放棄了。

  在已欠債至少三萬元的情況下,雙目全盲的他想讓兒子白天上課晚上打工,可又猶豫了:“兒子的身體受得了嗎?”

  賈文其則是去年參加了危房改造,六千元的補助款還沒到位,同樣依靠低保生活的他,因蓋新房欠下了兩萬多元債務。

  事實上,他倆并非沒有錢。14年間栽種的近萬棵樹如果全部賣掉,起碼能拿到三四十萬,足以讓他們后半生衣食無憂。

  可是,這些樹能砍嗎?

  今年3月,他們的故事再次爆紅網(wǎng)絡。前來采訪的媒體絡繹不絕,紛紛將他們以前“不愿砍樹賣錢”的說法寫入報道,他們?nèi)缃癖悴缓迷偬峥硺涞南敕ā?/span>

  在《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最初,他們也表示不愿砍樹,理由是“對樹有了感情,舍不得砍”。當記者追問其生活如何繼續(xù)時,他們笑笑:“辦法總比困難多吧。”

  接觸久了,賈海霞才吐露心聲:“如今都在報道,怎么砍樹啊?我們種樹就是為了補貼家用,要不是媒體來,我們早把樹砍了。”

  前不久,村里又無償提供了一百多畝坡地,縣里還送來30萬棵柏樹樹種,可山坡打井的錢哪里來?

  “其實我們每月就靠100塊的低保生活,(前幾天受傷)住院費還是借的。”賈海霞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jīng)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wǎng)站文章是由網(wǎng)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nèi)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wǎng)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