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點查“居家養老”
老齡工作代表小組由市人大內司委發起。談及該代表小組成立的初衷,內司委主任委員劉維林表示,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將作為全國第一部地方的創制性法規實施,市人大常委會將重點督促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貫徹落實,明年還準備聽取政府關于落實條例的專項報告。
今年,全國人大將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目前初步確定將在六個省區市實地檢查。劉維林表示,北京爭取成為六個省區市之一,家庭養老問題、社會優待和服務問題、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問題、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問題是幾個檢查重點。
居家護理將出統一標準
9日上午,老齡工作代表小組召開首次會議。北京市老齡產業協會秘書長臧美華表示,北京市有322個街道、6000多個社區,在居家養老方面需要有規劃和培訓,“目前北京最缺的就是居家養老護理,如果沒有居家養老護理隊伍,并且不專業,居家養老和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服務就是空話。”臧美華說。
她透露,居家養老護理培訓目前有兩個方案,其中一個就是對街道、社區進行親情居家培訓,了解每個社區的老人需要什么樣的服務,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
隨后,臧美華拿出一本厚厚的教材說,為配合《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落實,北京市居家護理將出統一教材,統一標準,統一持證上崗。目前教材已經編制完成并開始試點,從一些養老機構初步選定了50名護工進行培訓。
老年餐桌制定政策規范
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能否貫徹實施是代表們最關注的問題。市人大內司委主任委員劉維林以老年人的用餐需求舉例說,根據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14年12月底,北京共有老年人口321萬人,城六區集中了200萬人,就餐問題是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雖然北京已經開設了3600多個小飯桌,但是存在的問題很多。“大部分老年人小飯桌都是飯館受委托來做,老年人從家里走到小飯桌,很不方便,飯菜質量也遠遠達不到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劉維林稱,老年人如何就餐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并進行探索,如加強社區與養老機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