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地處甘、陜、川三省交界地帶,屬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縣區之一,這里也是“中國油橄欖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和“中國紅芪之鄉”,特色農產品出產豐富。但長期以來,由于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農產品銷售和農民消費渠道不暢的問題一直制約當地發展。為此,2013年以來,隴南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掀起了發展電子商務熱潮,將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上的近在咫尺,推進電子商務與扶貧攻堅融合發展,探索出了貧困地區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隴南模式”。如今,這里山區農民買難賣難的情況已經有了明顯好轉。
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事業部北方大區副總經理周國棟說,去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啟動了“千縣萬村”計劃,打算在3至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今年1月,武都區被確定為農村淘寶“千縣萬村”計劃試點縣之一。經過3個多月的不懈努力,目前,他們已在武都建立了西部地區首家開業運營的縣級服務中心和首批10家村級服務站。
“其實,在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正式開業前的試運行階段,我就老往這里跑了。”焦元澤說,“前幾天,我剛剛從網上買了一臺豆漿機,從網上買,不僅價格只有城里超市的一半,而且品牌、款式多,選擇的范圍廣,所以我還打算網購些衣服。”
“我國農村人口規模巨大,但城鄉數字鴻溝的存在,極大地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表示,未來,阿里巴巴集團將和武都區政府一道,共同打造農村雙向流通體系,推動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
隴南市委常委、武都區委書記田廣慈說,近兩年,武都區積極制定出臺優惠獎補政策,鼓勵支持全民開辦網店,積極推進寬帶網絡、物流配送等設施向農村延伸,推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暢通了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寬了群眾脫貧致富門路。目前,全區已建成了區、區域、鄉鎮、村社、個體五級網絡營銷體系,開辦網店1155家,2014年實現電商銷售額1.53億元,其中線上銷售5480萬元。
現年31歲的徐強是三河鎮漢坪村農村淘寶服務站的合伙人。漢坪村全村189戶人,村民經濟收入以油橄欖為主,這里還是武都的花椒集貿中心之一。“我們這里交通不發達,買大件東西都要跑幾十公里,還要自己用車拉回來,而且選擇面也較窄。同時,往外賣農產品也很不方便。”徐強說,為此,2007年回鄉創業的他在銷售電腦及相關電子產品的同時,逐漸開始幫鄰居們網購。“剛開始,大家對從網上買的東西的質量不放心,像電子產品。一次,我給弟弟網購了一部小米手機,鄰居們看他用得挺好,都找上門來,一次就訂了6臺。現在,通過網購,大家傳統的消費習慣在慢慢改變,另外他們銷售土特產也有了一條‘快車道’。”
“農村淘寶走進武都山區農村,將有利于破解這里的農特產品銷售難題,加快扶貧攻堅進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田廣慈說,通過農村淘寶的代買代賣,一方面可讓廣大農村群眾享受到與城市一樣的消費選擇,實現以較低的價格買到優質的生活消費品和生產資料,足不出戶享受便捷高效的e化生活服務,另一方面可讓武都花椒、油橄欖等農特產品通過網絡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助農增收。